指如来所得之十身。乃华严经所举之十种佛身。为‘解境十佛’之对称。华严圆教之菩萨以真实之智解照见法界时,所触目者,无论万有万法,皆视为佛身,简约其类别为十种,统称为解境十佛。行境十佛,谓华严圆教之菩萨完成修行时,体达究极之佛果;此一佛果乃超绝因位菩萨解了心之境界。又行境十佛仅系就一佛身之十...
近代善知识把普贤行愿品放在净土根本经典中,我们稍作读诵、思维、观察,就会带来极大方便。因为他彻底展示一切诸佛所有教法,满足一切众生修持方便。十大愿王是修持方便,因为一切愿、诸佛菩萨所成就一切了义愿望,就是顺性的愿望,皆能令众生随顺圆成菩提。所谓众生,就是迷失者——迷失于分别业报中,迷失于业相中,迷失...
我们可以数出来的佛门一品境高手,西域三位地仙、一位一品六珠菩萨,离阳两位地仙,剩下三位也在一品境到地仙不等,也就是九位了。西域不至于只有一位一品,采矶佛窟死掉的扫窟老僧没算在内,两禅寺圆寂的龙树僧人大师兄也没算在内,不过也是妥妥的十位以上了,陆地神仙境都破五位了。图/雪中悍刀行、潇湘过客...
与佛同时在世,相隔很远、不见佛不闻佛的人更多。故无善根之人,虽生佛世也无用处。而且就算在佛身边,为佛弟子,若不依教奉行,也会招堕。如提婆达多是佛的兄弟,善星比丘为佛侍者二十年,不修行还堕地狱。城东老母与佛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与佛无缘,不愿见佛。可知见佛闻法之难了。 现今佛不在世,善知识代佛...
圆顿止观的“所缘”和“境”,即是中道实相,所以说“造境即中,无不真实”,这是在开圆解的基础上才能观行的法。首先要了解、信受“一切法是佛法,一切法是实相”这样的圆教理论,然后才能依之观行,观一切法“无不真实”。心心念念系缘于法界,时时处处,无论碰到什么情况,都在一念法界、法界一念的三昧之中。
▣ 十遍行气功的概念与意义 在佛教修行中,十遍行气功被视为一种深奥的功夫,蕴含着不可思议的能量。通过反复修炼,行气功能够激发内在的潜能,助力修行者达成更高的境界。这种功夫不仅在佛教内部备受推崇,也逐渐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接下来,我们将一起走进十遍行气功的世界,探寻其背后的神奇力量。▣ 佛...
瑜伽心一境皆得成就理事法设安顶髻或挂身或安颈上及安臂所说言论成念诵以此念诵净三业由安顶髻净无间由带颈上净四重手持臂上除众罪能令行人速清净告修真言陀罗念诸如来菩萨名当获无量胜功德所求胜愿皆成就加持念珠贯串之法一如苏悉地经说其瑜伽经但说其功能理趣不说相应知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佛说大方广曼殊室...
回复:七俱胝佛母大准提陀罗尼法men---水境居士 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果gavin 人气楷模 12 四、降伏法降伏法又作调伏法,音译为阿毗遮噜迦,乃为调伏自身和他人一切烦恼业障,及其怨敌恶人等所修之法。修行者因自身烦恼业障的缘故,或因外魔怨敌所扰,故而所行菩萨道业艰苦难成。所以修持准提调伏法,可以...
这位宝印手足行神,承仗着佛的大威神力,普遍观察一切足行神众的因缘,而说出这四句偈颂。 【佛昔修行无量劫】:佛从无量劫以来就修供养诸佛的一切行门。 【供养一切诸如来】:佛在因地修行的时候,他都供养所有一切诸佛。 【心恒庆悦不疲厌】:虽然供养诸佛,但无疲倦心。供养佛越多,越生庆悦心。 【喜门深大...
所属专辑:《佛子行三十七颂》讲记 声音简介 丙三、依止功德源泉之静处: 离恶境故惑渐轻,无散乱故善自增, 净心于法生定解,居于静处佛子行。 猜你喜欢 126.2万 渐入佳境 by:阿境 12.1万 渐入佳境 by:左手会跳舞的男人 2.4万 渐离歌 by:九月酒月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