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没有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诗句是( ) . A.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王维《终南别业》) B.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杜甫《望岳》) C.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D.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杜甫《月》) 相关知识点: ...
“坐看云起时”,是心情悠闲到极点的表示。云本来就给人以悠闲的感觉,也给人以无心的印象,因此陶潜才有“云无心以出岫”的话(见《归去来辞》)。通过这一行、一到、一坐、一看的描写,诗人此时心境的闲适也就明白地揭示出来了。此二句深为后代诗家所赞赏。近人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修辞手法是对偶。
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不知不觉来到了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于是坐下看云起伏,诗句通过一行一到一坐的描写,抒发了诗人自由闲适的心情,表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洒脱 赞同吧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专辑:心灵禅音◎海潮明月 海潮明月06:377116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人们常在什么情况下用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句诗?请说说其中蕴含的妙境。人们常用这句话来自勉或勉励他人在遇到逆境或绝境时,把得失放下,也许会有新的局面产生。其中的妙
诗人通过“行”与“坐”、“水穷”与“云起”等对比鲜明的意象,巧妙地构建了一个从困境到超脱、从绝望到希望的意境转换过程。这种转换不仅体现在诗人的心境上,也体现在读者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上。 从表现手法上看,这句诗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如“水穷处”象征着人生的困境和挫折,“云起时”则隐喻着...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如有修辞格,可综合起来分析作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最精炼传神的两个字分别是“独”和“空”。诗人兴致来时,便独自去游山,面对着满山美景不需与人共享,但求自己领悟其中的情趣。运用这两个字既表现了山中美景,又传达出诗人归隐后,在离尘绝俗的空静中所感悟到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诗中也隐约透露着...
要仔细阅读每一句内容,了解诗句的意思,明确描写的对象,并能够概括其特征。“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意思是随意而行,不知不觉,竟然走到流水的尽头,看是无路可走了;于是索性就地坐下来,看那悠闲无心的云兴起漂游。从艺术手法、阐释的哲理等角度来赏析即可。
诗歌鉴赏甲:终南别业 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乙: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