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事钞资持记》的白话解释,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行事钞》是佛教律学著作,为唐代道宣律师所撰,全称《四分比丘尼戒本起行受要法事钞》,简称《四分律行事钞》。它是中国佛教撰述中有关戒律学的最重要著作之一。而“资持记”通常指的是对《行事钞》的注解或辅助理解资料,可能是某位学者或僧人为帮助读者更好地...
摘要:“钞记”是对《行事钞》的注释,亦是南山律学发展和传播的文献载体。越州在唐五代时期成为南山律学的重镇,不仅涌现出玄俨、昙一等本土宗师,而且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接纳流寓至此的律师,他们相互交流借鉴,讲学著书,所撰《辅篇记》《发正记》《鉴水...
行事钞资持记白话解释 行事钞资持记白话解释 嘿,你知道不?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东西啊!就好像是我们在人生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该怎么行事。比如说吧,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选择,对吧?有时候真不知道该咋选。这时候就像是一个智慧的导师,告诉我们该往哪儿走。“哎呀,我到底该不该帮...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第1讲 《四分律⾏事钞资持记》第1讲 我们从今天开始⼀起来学习《四分律⾏事钞资持记》,⾸先⼤家先要祈愿诸佛冥兴加被,⼀切菩萨密界威灵,使⼤家发长久⼼,把这⼀部书学完。那么我在这⾥先说明⼀下:我只是带领⼤家⼀起来学习研讨这⼀部书,我本⼈...
亦名:行事钞资持记、资持记 ,资持记‧释钞序:「然则理致渊奥,讨论者鲜得其门;事类森罗,驾说者或容遗谬。由是研详可否,搜括古今,罄所见闻,备舒翰墨。仰承行事之旨,题曰资持。不违三行之宗,勒开卷轴。良以一部统归三行,三行无越二持;科释文言,贵深明于法相,铨量事...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經錄部類】 〔律部類〕 〔律疏部〕 【經文資訊】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四十冊 No. 1 805《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 【版本記錄】 CBETA 電子佛典 V1 . 31 ( Bi g 5) 普及版, 完成日期: 2009/ 04/ 23 【編輯說明】 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 依大正新脩大藏經所...
倍速 自动跳过片头片尾 默认音效 返回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151)界诠法师(限具足戒)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151)界诠法师(限具足戒) 2017年12月20日发布 01:32:13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151)界诠法师(限具足戒) 讨论 登录参与讨论 ...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下载积分: 1000 内容提示: 【經錄部類】 〔律部類〕 〔律疏部〕 【經文資訊】 大正新脩大藏經 第四十冊 No. 1 805《四分律行事鈔資持記》 【版本記錄】 CBETA 電子佛典 V1 . 31 ( Bi g 5) 普及版, 完成日期: 2009/ 04/ 23 【編輯說明】 本資料庫由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钞下显今略意。易识为令解教。即行为令成行。难知希用对翻可知。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卷中四上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四下 释忏六聚法篇 忏是能忏之心。六聚即所忏之罪。法谓忏之轨度。梵云忏摩此翻悔往。有言。忏悔梵华双举。准业疏云。取其义意谓不造新。忏谓止断未来非。悔谓耻心于往犯。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三上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中三下 三十四(佛在舍卫。妇人将还夫家。辨食频施。经时不还。夫别取妇。又取商客食分路中数施为贼所劫。因此二缘合制一戒)。列缘第一指上标名。第三疏云。即戒本中无病过受。则知开有病也。第四疏云。多论上钵取一无罪。二钵是犯。中钵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