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行书,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王羲之,他是行书史上的第一位大家,他的《兰亭序》也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其次是王羲之的最小的儿子王献之,他还在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向父亲提出改体建议。第三位是王羲之的侄子王珣。王珣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且是东晋王氏家族存世的唯一真迹,一直被历代书法家、...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代表作:楷书有《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所写《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3、颜真卿 颜...
《洛神赋》是宋末元初书法家赵孟𫖯创作的行书书法作品。赵孟𫖯曾多次书《洛神赋》,传世版本也较多,但其中保存完整的精品共两幅,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天津博物馆。《洛神赋》用笔精纯、圆润,结体严谨、遒媚,章法平和、潇洒。赵孟𫖯师法“二王”,得其笔法,又结合自身的特点,其行书呈现出清俊、典雅之风,《...
大家可能都知道颜真卿的楷书,被称为“颜体”,是楷书四大家之一,是楷书的典范。不过你可能不知道,颜真卿的行书作品《祭侄文稿》也是书法界公认的继《兰亭序》之后的天下第二行书。这篇涂涂改改的《祭侄文稿》是颜真卿为祭奠侄子而写的一篇祭文,书法反映着他当时散亲的悲痛情绪,而这背后有着一个你可能想象不到的动人...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此帖为草稿,28行,324字。作者因当时天时地利人和效果发挥极致,据说后来再写已不能逮。其中有二十多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宋代米芾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兼擅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
米芾平生书法用功最深,成就以行书为最大。南宋以来的著名汇帖中,多数刻其法书,流播之广泛,影响之深远,在“北宋四大书家”中,实可首屈一指。康有为曾说:“唐言结构,宋尚意趣。”意为宋代书法家讲求意趣和个性,而米芾在这方面尤其突出。 米芾习书,自称“集古字”,虽有人以为笑柄,也有赞美说“天姿辕轹未须夸,...
欧阳询精通书法,与虞世南、褚遂良、薛稷这三位并称“初唐四大家”。与欧阳通合称“大小欧”。书法于平正中见险绝,号为“欧体”。代表作包括:楷书《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行书《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有书法论著《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