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郁汤,中医方剂名。出自《丹溪心法》卷三。主治血郁。组成 桃仁(去皮)、红花、青黛、川芎(抚芎亦可)、香附。主治 血郁。附注 ①本方为原书“六郁汤”之一。②方中青黛,《保命歌括》作“山栀”。附方 名称:血郁汤 组成:香附(童便制)二钱,牡丹皮、红曲、川通草、穿山甲、降真香、苏木、山楂肉、大麦...
药方名称血郁汤 处方香附(童便制)6克牡丹皮赤曲 川通草穿山甲降真香苏木山楂肉大麦芽(炒,研)各3克红花2.1克 功能主治治七情郁结,盛怒叫呼,或起居失宜,或闪挫跌扑,致瘀血内停,身有痛处如针刺,胸胁不宽,大便黑色,脉沉涩而芤。 用法用量上药用水、酒各半煎,去滓,入桃仁(去皮)泥2.1克、韭汁75毫升,和匀...
血郁汤作为一种家喻户晓的中药方剂,却常常被人们所遗忘,其实他的功效和作用是出乎我们预料的,所以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只要对血郁汤多一些了解,一定对大家的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的。
上药用价值水、酒参半煎,去滓,入桃仁(削皮)泥2.1克、韭汁75ml,和匀,通内服。 特异摘抄生产 《证治准绳·类方》卷二 血郁汤做为一种众所周知的中医药方,却经常被大家所忘却,实际上他的作用和功效是超出我们意料的,因此大伙儿平常在日常生活中要是对血郁汤多一些掌握,一定对大伙儿的人体有非常大的协助的。...
血郁汤_丹溪心法卷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doc,PAGE14 血郁汤_丹溪心法卷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TOC \o 1-3 \h \z \u 血郁汤_丹溪心法卷三_方剂加减变化汇总 1 1. 原方 7 1.1. 组成:桃仁(去皮)、红花、青黛、川芎(抚芎亦可)、香附。 7 1.2. 功效:血郁、金疮出血。 7 1.3. 来
功效:血郁、金疮出血。来源:丹溪心法卷三。以下方剂相似度只按组成计算,不计剂量。相似度80%:破血汤组成:桃仁(去皮尖,研)、红花(酒洗)、川芎、香附(童便浸)、青皮各等分。原方对照:桃仁(去皮)、红花、青黛、川芎(抚芎亦可)、香附。加 35、:青皮减:青黛功效:瘀血所致的胁痛。来源:保命歌括卷三十二。相似度...
【人体有六郁,气郁、血郁、食郁、湿郁、痰郁、火郁,怎么应对!】一、气郁多见是肝气郁结“肝气疏泄不及,发为气郁之病”易伤肝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或了解逍遥散二、血郁气病可致血病,血行受阻特征就是痛,痛有定处,遇情志不遂则重方用:血府逐淤汤或血郁汤三、食郁见有饮食不节,宿食停滞,易伤脾,胃气郁滞方用...
六郁汤 气郁香附 血郁川芎 食郁神曲 732023-09 3 厌食挑食 午时茶 小儿七星茶 火郁栀子 失眠烦躁 丹栀逍遥散 782023-09 4 湿郁苍术 心肌无力 补中益气 腰酸重 肾着汤 812023-09 5 痰郁半夏 六郁汤 越鞠丸 622023-09 6 呕吐臭 热症用竹茹 呕吐清 寒症用生姜 802023-09 治泻九法 一曰淡渗 122023-09 8...
六郁汤 气郁香附 血郁川芎 食郁神曲 612023-09 厌食挑食 午时茶 小儿七星茶 火郁栀子 失眠烦躁 湿郁苍术 心肌无力 腰酸重 肾着汤 82023-09 4 痰郁半夏 六郁汤 越鞠丸 672023-09 5 呕吐臭 热症用竹茹 呕吐清 寒症用生姜 672023-09 治泻九法 一曰淡渗 32023-09 7 利小便实大便法治拉稀 412023-09 8 升提治...
越鞠芄为丹溪治郁证之方,方组成为川芎、苍术、香附、神曲、栀子,原方为治六郁,即气郁、血郁、痰郁、湿郁、火郁、食郁,故又名六郁芄,原谓治胸膈痞闷,吞酸呕吐,饮食不消等。 我临床应用,除上述症状外,对胸痞闷心烦太息,抑郁不乐嗳气等症状效果亦好,一般脉象多见弦滑,舌苔白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