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看了陈赓表演的小品以后,认为陈赓不但是学生当中的骨干分子,而且对文艺也在行,就决定让陈赓挑头成立一个剧社。周恩来让陈赓从青年军人中又选了几位能演戏和懂乐器的学生,并给剧社起了个名字叫“血花剧社”。陈赓成为剧社主要负责人之一。 有一次,“血花剧社”排练讽刺剧《皇帝梦》,由于没有女演员,...
血花剧社是黄埔军校最重要的文艺团体之一,也是国共两党人士合作组成的第一个剧团,是黄埔军校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下属的一个文艺组织,由军校政治部管理,其成员主要是共产党员和左翼学生,其宗旨是“将革命的艺术来改造社会”,宣传革命思想,鼓舞士气。①周恩来、李之龙、蒋先云、陈赓等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人物都曾领导...
北伐战争期间,黄埔军校政治部领导的军人文艺团体——血花剧社编导了打倒军阀的各种话剧,表演革命剧演出,发表演说,吸引市民蜂拥观看。由此可见,黄埔军校( )A.注重进行革命宣传和教育B.号召群众支持辛亥革命C.是反对北洋军阀的主力军D.是国共合作的必然结果 相关知识点: ...
”[32]从向培良对血花剧社的评价可知,向培良是非常认可血花剧社的,如果他曾组织或参加过血花剧社,他在这段评价中不可能不提到自己与血花剧社的关系。另外,向培良称血花剧社为“血花剧团”,虽然两种称谓无本质上的差异,但作为当时军、政高度认同的革命文艺社团,“血花剧社”这一官方称谓已经深入人心,“血花...
“血花”二字,取自廖仲恺的“烈士之血,主义之花”两句题词。当时黄埔军校奉行“以血为花,以校为家”,于1925年1月18日在广州成立血花剧社。社长由校长蒋介石挂名担任,剧社接受政治部主任周恩来领导,具体日常工作则由剧社总务主任李之龙负责。1926年10月,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国民党中央党部迁往武汉,血花剧社随迁。
1925年1月18日,黄埔军校血花剧社正式成立。血花剧社,黄埔军校创办的军人艺术团体。它是国共两党人士组成的第一个剧团。军校学生就以话剧演出的方式来活跃军校的文娱生活,宣传革命思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看到革命艺术的宣传作用,遂推动学生组织剧社。“血花”取自廖仲恺的“烈士之血,主义之花”两句题词。其意义在于...
摘要:1926年5月11日,血花剧社以社长蒋介石和筹备改组委员王君强、李超、余洒渡联 名在《广州民国日报》发表《血花剧社紧要启事》,阐明剧社成立以来的成绩和改组原因,同 时宣布当月18日改组大会举行,推定蒋介石续任社长,余洒渡、王君培、王慧生、俞墉、李超、关巩等人为执行委员,蒋先云、张维藩、李靖源3人为...
11. 黄埔军校不仅创办了多种政治性报刊杂志,还在1925年成立“血花剧社”,成立两年内剧社共在校内外演出50多场,剧目有《血泪潮《还我自由×黄花岗×鸦片战争×革命军来了》《联合战线》等。由此可见,黄埔军校 (A) A.注重进行革命宣传和教育 B.号召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C.是反对北洋军阀的主力军 D.是国共合作的...
黄埔军校的血花剧社,由学生中的杰出人物组成。东征前,血花剧社在北校场表演新剧《革命军》。演出结束后,蒋介石照例要请演员到家中聚会。这天,蒋介石的兴致很高,对同学们说:“我看你们之中谁最机灵,我这屋里有三件宝,我喊一二三,看你们谁先找到,本校长给予特别嘉奖!”“校长的内室也可以进吗?”贺衷寒问。“...
19. 黄埔军校不仅创办了多种政治性报纸杂志,还在1925年成立“血花剧社”,成立两年内剧社共在校内外演出50多场,剧目有《血泪潮》《还我自由》《黄花岗》《鸦片战争》《革命军来了》《联合战线》等。由此可见,黄埔军校A)) A.重视白话文作品的推广 B.号召群众支持北伐战争 C.注重进行革命思想教育 D.激发将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