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是一种在心血管系统中不断循环流动的液体组织,在心脏的周期性推动下流经全身各处,发挥多种重要生理作用,具体如下: 1.运输作用:血液一方面运输氧气、营养物质、激素等到各个器官,另一方面运输二氧化碳、肌酐、尿素氮等代谢产物到排泄器官,以排出体外。 2.缓冲作用:血液中含有多种缓冲物质,可以缓冲进入血液的酸性或...
外周血中血小板的平均生存期限为ll天(7~I4天),衰老的血小板将在脾、肝和肺组织中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在正常生理活动中,血小板可随时填补血管内皮细胞脱落所留下的空隙或融人血管内皮细胞的间隙,以维持血管内膜的完整和稳定;在发挥止血功能的过程中血小板发生黏附...
接着,在局部又迅速出现血凝块,即血浆中可溶的纤维蛋白源转变成不溶的纤维蛋白分子多聚体,并形成了由血纤维与血小板一道构成的牢固的止血栓,有效地制止了出血。与此同时,血浆中也出现了生理的抗凝血活动与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以防止血凝块不断增大和凝血过程漫延到这...
——根据红细胞膜上有无D抗原,分为两种血型。 意义:主要对Rh(-)的人而言,若接受了Rh(+)人的血,可后天产生抗体,有危险性。 1)第一种情况:Rh(-)的人输血时 2)第二种情况:Rh(-)的母亲怀孕时 3.输血原则: ※必须验血型 ※正常情况下,必须同型血相输; ※必须做交叉配血试验(主侧次侧都不凝,可)。
在生理止血过程中,小血管内的血凝块常可成为血栓,填塞了这一段血管。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构成血栓的血纤维又逐渐溶解,先形成一些穿过血栓的通道,最后可以达到基本通畅。血纤维溶解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 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的定义: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血浆中的纤溶系统分解液化的过程。 纤溶的...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血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 A. 营养全身 B. 补益脑髓 C. 滋润脏腑组织器官 D. 血能载气 E. 血能化精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C,D,E 涉及知识点:气血津液 反馈 收藏
血液生理知识及 献血车志愿服务注意事项 北京市临床用血全 血: 2006年达43万单位(86吨) 2007年达51.5万单位(103吨) 2008年达62.5万单位(125吨)血小板:5-6 万单位 人体血量的构成及血液的功能 PART 1 正常成年人:占体重的7 %-8 % 人体血液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循环血:约占全身总血量的80%储备血:约占全身...
试述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血液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承担着运输物质和沟通各部分组织液的作用,并通过呼吸、消化、排泄等器官保持整个机体与外界环境的联系,其功能主要有运输作用、维持内环境稳态、防御功能和生理止血。①运输作用。从消化道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肺部吸入的氧气都是通过...
第一节血液生理概述 第二节血细胞生理 第三节生理性止血 第四节血型和输血原则 掌握 血浆渗透压及其作用。红细胞的生理特性、生成及其调节。生理性止血的一般过程,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血液凝固的概念及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的基本过程。人类血型的分类及其依据,ABO血型的鉴定原理与方法 ...
血的基本概念 血:是循行于脉中,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 血府:即脉,是血液循行的管道。 离经之府:即血液不能在脉管中循行而逸出脉外时,也称“出血”。 血的生成 1.物质基础:水谷精微和肾精。相关脏腑:脾胃和肾。 2.生成过程 (1)水谷精微化血水谷精微在脾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