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特异性酯酶染色呈阳性,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强阳性不被氟化钠抑制。 ②急性红白血病中幼红细胞糖原染色常呈强阳性,积分值明显增高。 ③多毛细胞白血病酸性磷酸酶染色阳性,不被L-酒石酸抑制。 五,酯酶染色(非特异是5,氟化...
(1)POX染色阳性结果:为胞质内出现棕黑色颗粒。 (2)染色反应:嗜酸性粒细胞为强阳性;自早幼粒细胞至成熟中性粒细胞均呈阳性反应;单核细胞系呈阴性或弱阳性;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系等其他系统细胞均为阴性。 (3)鉴别: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白血病细胞多呈强阳性...
血细胞化学染色的临床应用之过氧化酶染色(POX) 陕西卫生人才 HE染色特征:神经 / Nerve 1. 神经元 / Neuron胞体 / Cell body 别名,Perikaryon,特指神经细胞的核周体 鹰眼状核:常染色质为主,疏松浅淡,细胞核中间有明显的核仁 三层结构:深(胞质内的尼氏体) - 浅(核质) -… 白菜鳄霸发表于课程笔记|... Anne...
在吉姆萨染色中,血红蛋白及嗜酸性颗粒呈现嗜酸性,与伊红结合染成红色;细胞核蛋白、淋巴细胞以及嗜碱性粒细胞胞质呈现嗜碱性,与亚甲蓝结合染成蓝色。【 血液涂片的制作 】在血液学检查中,血液涂片的制备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将血液均匀涂抹在玻璃片上,可以制作出用于显微镜观察的血液涂片。这一步骤对于后...
以下血液细胞特殊染色通常用于外血涂片和骨髓涂片时在形态学基础上对不同的细胞进行鉴别和分类,有助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分型。 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的鉴别诊断 (1)急性白血病时,急淋NAP积分增高,急粒时积分值减低。 (2)慢粒与类白反应的鉴别诊断。慢粒慢性期时,NAP积分降低显著...
瑞氏染色法(Wright staining)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血液样本染色的技术,它能够清晰地显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等细胞的形态特征。该方法所需的两种关键试剂分别是瑞氏染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瑞氏染液的制备过程复杂,需要将1.0克瑞氏染料(粉)溶解于600.0毫升纯甲醇中。操作者需将染料放入乳钵内,慢慢研磨...
细胞着色的原理一般认为是由染料的化学成分与细胞内氨基酸分子中活跃基团起作用而形成,在通常情况下含碱性根(K、Na)的染料易于使细胞浆着色,如伊红等;含酸根(O=、S=等)的染料易于使细胞核着色,如苏木素、美蓝等。血液涂片中细胞内各种氨基酸含有不同数目的氨基(NH2-)、羧基(COOH-)及其他基团,就可使细胞各部分...
做好血液涂片和正确染色是血液细胞检验的重要步骤,涂片和染色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检验的结果,必须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操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 一.玻片的清洁 1.一般清洗法 (1) 将玻片放入肥皂或洗衣粉水中煮沸20 分钟。 (2) 用热水将肥皂和血膜等污物洗去,再用自来水反复冲洗,最后再用蒸馏水冲洗3 ~5 次。
血液细胞染色 血涂片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前需要固定和染色。固定是将细胞蛋白质和多糖等成分迅速交联凝固,以保持细胞原有形态结构不发生变化。染色是使细胞的主要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染上不同的颜色,以便于镜下观察识别。血涂片染色方法大多源自罗氏染色法,常用瑞氏染色法、吉姆萨染色法。
血液组化POX染色 POX染色 原理: 细胞质内的POX能将H2O2分解产生新生态的氧,使联苯胺氧化为联苯胺蓝,再加入亚硝基铁氰化钠形成稳定的蓝色颗粒,定位于细胞质内酶所在部位。步骤:1.在新鲜干燥的血涂片上,滴加联苯胺5-8滴,盖满整个血膜,1-2分钟2.滴加等量的0.03%过氧化氢,混匀,染4-8分钟 3.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