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是血栓一种特异性指标,非常敏感,临床中有不同的检验方法,一般超过500μg/L要考虑有血栓的可能。 d二聚体非常敏感,但是也会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像肿瘤、外科手术、怀孕或者其它因素都可能会造成d二聚体升高。因此,要将d二聚体的指标升高和临床情况、超声检查结果结合,综合判断。 此外,可通过d二聚体判断...
d二聚体高于0.5mg/L时,考虑血栓。患者应前往医院心血管内科,进行详细的血常规、尿常规以及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情和引起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通过静脉输液来治疗。在恢复期间, D-二聚体超过多少为危急值 赵旭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三甲| 专科第1 D-二聚体超过1.5mg/L属危急值:1. D-二聚体是...
D-二聚体升高可以提示体内存在高凝状态和继发性的纤维蛋白溶解亢进。医学上通常用于诊断和监测血栓相关的疾病,如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和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在精神科患者中,定期检测D-二聚体水平有助于早期发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
病情分析:当D-二聚体水平超过500纳克每毫升(ng/mL)时,需要警惕血栓的可能性。 1.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蛋白质片段,通常用于评价血栓形成及纤溶系统的活性。 2.正常情况下,健康个体的D-二聚体水平应低于500纳克每毫升。高于此值可能提示存在静脉血栓、肺栓塞等血栓相关疾病。 3.D-二聚体检测...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血栓形成时因血栓纤维蛋白溶解导致D-二聚体浓度升高。D-二聚体被认为是凝血和纤维蛋白溶解激活的生物标志物,通常用于临床中、低概率患者排除静脉血栓栓塞,也可用于评估血栓复发风险、指导抗凝治疗、诊断和监测DIC、排除急性主动脉夹层(AAD)以及预测、...
一、D-二聚体的生理机制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一种,由交联的纤维蛋白在纤溶酶的作用下裂解而成。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纤维蛋白原在凝血酶的作用下转化为纤维蛋白,参与血液凝固过程。然而,在某些病理状态下,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心肌梗死等,纤维蛋白的生成和降解过程会失衡,导致D-二聚体水平...
一般情况下肺血栓栓塞症查D-二聚体是有用的。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系统作用下产生的降解产物。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保持着动态平衡,D-二聚体的含量较低。当发生肺血栓栓塞症时,血管内形成血栓,激活了纤溶系统,纤维蛋白被降解,从而导致血液中D-二聚体水平升高。所以通过检测D-二聚...
SLE 患者体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血栓形成的倾向较明显,所以SLE 患者活动期与非活动期的D-二聚体水平都会显著升高。 7. 过敏性紫癜(AP) AP 急性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血液高凝状态和血小板功能增强,导致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从而导致D-二聚体升高。
怀孕期间,孕妇凝血机制增强,血液处于高凝的状态,D-二聚体一般会偏高,在孕早期可以达到156.5-496.1ng/L,在孕中期可以达到267.9-831.7ng/L,到了孕晚期可以达到710.8-1217.8ng/L。各家医院孕期参考范围差异较大。孕妇高凝状态,激素水平高,若活动少,较易形成血栓,可出现深静脉血栓、肺栓塞、前置胎盘出血伴凝血块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