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低,常见于病毒感染,比如风疹病毒、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感染等。如果患者服用了某些抗甲状腺药物、消炎药或者抗菌药,比如替硝唑、甲硝唑等,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也可能降低。 中性粒细胞偏低危险吗 蒋黎副主任医师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三甲| 全国第27 中性粒细胞偏低有一定危险,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中性粒细...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可由感染、疾病因素以及非疾病因素导致,具体如下: 1.感染 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可由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后引起机体炎症反应所致,感染伤寒沙门杆菌、副伤寒杆菌、麻疹病毒以及流感病毒等都可以导致中性粒细胞数目偏低。 2.疾病因素 中性粒细胞数偏低主要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巨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血液...
在三大血细胞中,白细胞在外周血更新代谢最快,寿命最短,所以一般化疗后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最先出现下降。当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特别是中性粒细胞低于1.0×10^9/L时,非常容易发生感染,甚至可以引发败血症。治疗上最常用的药是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G-CSF是一个里程碑的药物,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降低...
白细胞低中性粒细胞低是怎么回事 杨小洁副主任医师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如果血常规结果提示白细胞低,中性粒细胞偏低,考虑和病毒性感染有一定的关系。建议完善病毒九联检的检查来明确病毒感染的种类。同时需要观察病人的一般情况,有没有不舒服的症状,比如发热,咳嗽,咳痰,或者恶心呕吐的情况。在治疗的同时,一定...
中性粒细胞占成年人外周血中白细胞总数的50%-70%,当比例低于50%,称为中性粒细胞比率降低,最常见的原因有: 1.病毒感染,如感冒、流感病毒、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时,会导致淋巴细胞比例偏高,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相对下降等。 2.细菌感染:一般都是增高,但需要注意的是某些特殊菌的感染会使中性粒细胞偏低,比如伤寒...
中性粒细胞偏低,淋巴细胞偏高一般是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低于正常范围,而淋巴细胞的比例超出了正常范围。通常是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等原因引起的,具体如下: 1、再生障碍性贫血:由于患者的骨髓中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增多,而中性粒细胞是骨髓中的造血细胞,淋巴细胞是骨髓中的非造血细胞,就...
一般情况下造成中性粒细胞偏低的原因如下: 1、物理损伤 如长期接触放射性射线以及放射性物质会对机体造成一定损伤,导致出现中性粒细胞偏低的情况。应远离以上因素,并且采取相应治疗。 2、化学损伤 长期接触化学物质如苯、铅、汞等化学物质,也会造成白细胞偏低,应尽量避免接触此类化学物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3、感染...
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 病情描述: 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 医生回答: 其它检查项目都正常,只有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偏低,这是不必担心的,也可能是病毒感染,比如感冒。一般来说,血常规检查结果偏低或偏高并无问题,再复查一次即可恢复正常。具体表现要结合实际情况来考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就是指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低于2000,因为正常人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是2000~7000个,低于2000个就是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一般情况下,如果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不低于1800个,一般不需要特殊的处理,只需要定期复查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低于1500个,一般就需要口服的升高白细胞的药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