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汉语_蟪蛄: 蝉的一种。体短,吻长,黄绿色,有黑色条纹,翅膀有黑斑,雄的腹部有发音器,夏末自早至暮鸣声不息。
蟪蛄Platypleura kaempferi,同翅目蝉科蝉亚科蟪蛄蝉属。体长雄虫19.2-24.0mm,雌虫20.8-24.6mm;前翅长雄虫26.2-28.5mm,堆虫30.5-32.3mm:头冠宽雄虫8.4-9.7mm,雌虫9.2-10.3mm;中胸背板基部宽雄虫8.0-9.4mm。雌虫8.7-9.9mm。体中型,粗短,密被银白色短毛,头冠明显窄于前胸背板,约与中胸背板...
羽化后的蟪蛄很快就能飞行,但还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成熟期,才会开始鸣叫求偶。蟪蛄通常单独停在树干上鸣叫,在保护色和斑驳的树影下,它们很难被发现,常常只闻其声不见其身。不过在夜晚的路灯下,蟪蛄有时会被灯光吸引过来,这时就很容易发现它们了。 进...
蟪蛄(Platypleurakaempferi)(汉语拼音:huìgū)又名“知了”,昆虫种名。所属类别:同翅目蝉科,分类:蝉科/半翅目,翅两对,前后翅均为膜翅,口器为刺吸式。外观特征 外观特征 体长约2.5cm。是一种比较小型的蝉,紫青色,有黑纹,后翅除边缘为黑色,分布广泛,5~6月鸣,从早到晚,鸣声作“哧——哧”,...
蟪蛄是一种蝉科昆虫,也被称为寒蝉、伏天蝉或夏蝉等。以下是对蟪蛄的详细解释: 一、体型与外观 蟪蛄体型较小,通常体长约2.5厘米(或20到25毫米),身体呈现出独特的紫青色或黄绿色,并带有醒目的黑色条纹。其翅膀透明且带有黑斑,使得这种昆虫在外观上具有一定的辨识度。 二、生命周期与...
真正的蟪蛄 蟪蛄其实是一种蝉的学名,它是夏日蝉鸣中的另一个主力军,比寒蝉的叫声更容易听到,不过,...
蟪蛄,亦称“知了”,属于同翅目蝉科昆虫。体长约2.5厘米,颜色为紫青色带黑纹,后翅边缘黑色。这种小型蝉种在5至6月间鸣叫,声音较小,不如大型蝉那样响亮。蟪蛄成虫出现于5至8月,主要生活在平地至低海拔地区的树木枝干上。夜晚有趋光性,且会因此趋光而鸣叫。山东地区俗称小熟了,体长35-38...
1、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以下网摘)有一种菌类在早晨萌发,到傍晚就枯萎,只活一天,因此它不知道一个月是什么样子的;蟪蛄这种蝉在夏初出现,到夏末就消亡了,只经历一个季节,因此它不知道一年四季是什么样子的。朝菌: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晦朔: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朔,农历每月的第一天。蟪蛄...
最早出现的这种蝉叫蟪蛄,就是《庄子》里“蟪蛄不知春秋”的那两个字。蟪蛄是蝉科中较小的一类,身体也就个拇指肚儿大。它们的保护色出神入化,身体、翅膀都跟树皮同色,还有深浅、大小不一的黑褐色斑纹;隐伏在枝干上,就算是循着叫声都不容易发现。等你凑得过近不及警戒距离了,它早已做好准备,扑拉一下飞走了—...
1 蟪蛄下午5点-6点之间往外出。蟪蛄一般是夏天的时候才有,夏天由于中午时分天气太热,蟪蛄也不会从地下洞里爬出,都得等到下午五六点钟的时候,天气稍微凉快点才会开始往外出。基本信息蟪蛄又名知了,昆虫种名。所属类别:同翅目蝉科,分类:蝉科/半翅目,翅两对,前后翅均为膜翅,口器为刺吸式。长约2.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