蟠桃宫规模虽然不大,但却是京城中最知名的庙宇道观之一,而原因是延续了数百年的庙会。 蟠桃宫正名叫“护国太平蟠桃宫”,始建于明代,清代康熙元年(1662)重修。自明、清至民国年间,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初三,蟠桃宫都要开庙三天,名之为“蟠桃盛会”,每逢...
晚清《都门杂咏》里有一首诗这样描写当年庙会盛况:“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与其他庙会不同,蟠桃宫庙会特有的老北京风俗是“拴娃娃”。旧时北京求子“拴娃娃”者众多,人们手腕缠红绳,到蟠桃宫东配殿,献上香资后拴住一个殿前摆放的泥娃娃带回家,与子结缘,以...
老北京人称蟠桃宫庙会为“蟠桃盛会”或“娘娘宫庙会”。清人震钧在其所著《天咫偶闻》中记载,蟠桃宫“庙极小,庙市最盛”。蟠桃宫庙会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开办,庙会会期不等,有说三月初一到初三,也有说从三月初一到十五。但是不论会期几天,尤以三月初三这天最为热闹。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相传这一天她...
蟠桃宫又名太平宫,坐落在东便门内护城河南岸的高阜之上,始建于明末,供奉西王母娘娘及各位列仙,后废。清康熙元年由工部尚书吴达礼重建。由于旧京三月三的蟠桃宫庙会极负盛名,以至于很多人以为蟠桃宫也像白云观一样,是一座建筑恢弘的宗教场所。但就目前笔者所查找的资料显示,对蟠桃宫的大小说法不一,有的说它...
蟠桃宫又名太平宫,坐落在东便门内护城河南岸的高阜之上,始建于明末,供奉西王母娘娘及各位列仙,后废。清康熙元年由工部尚书吴达礼重建。 由于旧京三月三的蟠桃宫庙会极负盛名,以至于很多人以为蟠桃宫也像白云观一样,是一座建筑恢弘的宗教场所。但就目前笔者所查找的资料显示,对蟠桃宫的大小说法不一,有的说它非常小...
其实,京城一年四季庙会很多,但三月三蟠桃宫庙会,仍成为京城百姓必不可少的庙会选择。是日正值春天,花红柳绿,气候宜人,三月三的蟠桃宫内外,人山人海。 小时候,蟠桃宫离我家很近,那时候见到的蟠桃宫,是清康熙年间重修之后一再补修过的,已经和明代初建时的样貌及周围环境有异。明代的崇文门外、东便门内一带,别...
民国初年前往蟠桃宫庙会的游人 清末蟠桃宫庙会期间的踩高跷表演 农历三月三,是“王母娘娘”的寿日,也是王母娘娘开蟠桃会的日子。《都门杂咏》里有一首七言诗是这样描写当年庙会之盛况的:“三月初三春正长,蟠桃宫里看烧香;沿河一带风微起,十丈红尘匝地扬。”传说西王母原是中国西部一个原始部落的保护神。她有...
今天(30日)是农历三月初三,今明两天,晚清《都门杂咏》七言诗中提到的蟠桃宫庙会盛况将在位于东便门的明城墙遗址公园重现。 市民不仅可以在庙会上尝到来自炸糕辛、锦芳、老正兴等20余家中华老字号美食,还可以选购驴打滚、艾窝窝、豌豆黄、糖耳朵、糖火烧等著名寒食节“专供”食品。
蟠桃宫庙会,源于农历“三月三”,是为纪念“王母娘娘”的寿日,规模盛大。在老北京人的记忆里,庙会上求子“拴娃娃”的景象尤为常见,人们缠红绳、献香资,拴泥娃娃回家,以求来年添子。古时以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汉代定为节日。《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