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鼠类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所致的急性传染病 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腹泻、淋巴结肿大、皮疹 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预后较好 简介 螺菌病,是指鼠类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所致的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作与鼠类或其他啮齿动物咬伤有关。临床表现包括高热、寒战、腹泻、淋巴结肿大、皮疹等。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预后情况较好。
螺菌病由被啮齿类动物咬后,小螺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复发性和发热性疾病。 别名:spirillary rat-bite fever 小螺菌鼠咬热 sporillosis 英文名:spirillosis 发病部位:皮肤 就诊科室:急诊科感染科 症状:回归型高热、局部硬结性溃疡、淋巴结炎及皮疹等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微厌氧、螺旋形、弯曲的细菌,主要在胃粘膜中生存,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症状有:1、上腹部不适、疼痛,以隐痛为主,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的症状,病程较为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2、由于幽门螺杆菌可以在牙菌斑中生存,在口腔内发生感染时,会直接产生有气味的口臭,幽门螺杆菌...
螺菌病病因 小螺菌鼠咬热(spirillary rat-bite fever)由小螺菌感染引起。现代医学对该病的认识始于1831年。1839年由Elives报告3l例,1887年Carter在印度家鼠血中首先发现了小螺菌病原体。1925年日本二木等人从该病患者局部肿大的淋巴结中亦发现此菌,分泌物注射大鼠致其发病,曾命名为鼠咬热钩端螺旋体(Leptospiral ...
螺菌病的症状有哪些? 潜伏期1~30天,平均14~18天。起病常常在已愈的原咬伤处又出现疼痛,肿胀发绀以至坏死,可形成水疱,其上覆以黑痂,下面逐渐形成硬结下疳样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常伴有淋巴管炎。同时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上升达40℃以上。在体...[详情] 螺菌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一般实验室检...
螺菌病症状 潜伏期1~30天,平均14~18天。 起病常常在已愈的原咬伤处又出现疼痛,肿胀发绀以至坏死,可形成水疱,其上覆以黑痂,下面逐渐形成硬结下疳样溃疡。局部淋巴结肿大,有压痛,常伴有淋巴管炎。同时有寒战高热,体温可迅速上升达40℃以上。在体温上升时伴有头痛,全身乏力、肌痛、关节痛。尽管关节疼痛,但无...
病情分析:螺菌病的症状可以分为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局部症状主要包括皮肤损害,而全身症状则涉及多个系统。 1.局部症状: 皮肤损害通常是最初表现,常见于四肢、躯干和面部。 皮损开始为红斑或丘疹,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发展成结节性病变或溃疡。 在某些情况下,皮损可伴随疼痛或瘙痒感。 2.全身症状: 关节疼痛:患者可能会...
螺旋杆菌病是由一种名为幽门螺旋杆菌引起的感染,主要影响胃部,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和胃癌等严重疾病。这种细菌通常通过口腔传播,常见于不洁饮食和水源中。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发展中国家。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但有些人可能没有明显的不适。长期感染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