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范围和观念的拓展,乃是基于现实语境的变化做出的调整,非但不意味着批评的泛化,反而更要求文学批评突破以往文学观念的束缚,面对新现象、新问题具有敏锐感和创新性,尝试新的文学批评方法(比如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利用大数据或者数字人文辅助文学研究)。同时,媒介融合时代的文学批评也要处理好文学和媒介的关系,既要...
融媒时代文艺批评自身出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相脱节甚至割裂的状况:一是追求脱离文艺创作实践的、空中楼阁式的“纯学理化”的文艺批评理论,全然不顾文艺实践的现实;二是摒弃学术理论的引领与规范,使文艺批评沦落为“跟着感觉走”的“手工匠艺”。可见,文艺批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确可以提升批评的有效性,但并不能消除...
融媒介文艺批评是在继承传统文艺批评的基础上,适应网络化、人工智能化的时代语境,以新的批评观念和方式方法分析评价具有跨艺术性、融媒介性、人机互动性的融媒介文艺作品,探究融媒介文艺创作现象和思潮流派,并在批评实践中总结和归纳适应融媒介文艺发展规律的新的美学特征和评价标准。它力图以批评促进新的媒介化艺术创造...
编者注:11.23下午,北京大学艺术学沙龙第二期暨北京大学批评家周末文艺沙龙第33期于北大三教207教室举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副院长陈旭光主持此次学术沙龙,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院长陈奇佳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邵燕君作为点评嘉宾出席本次文艺沙龙,韩思琪、刘小奇、田源、丁艺淳等四位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博士、硕士研究...
去批评所谓的“过审”当然不费脑子,因为这些结论是已有的,可以立刻宣泄情绪的——从本质上来说是极度简单的、不负责任的,是将极其复杂的议题标签化、娱乐化的行为。但要去引导文艺制作人员甚至整个文艺市场耐下心来、沉下心去,融入现实的社会去提炼精神、创作作品,去“讲好故事、传递精神”是令人厌烦甚至窒息的—...
与以往的传统文艺评论不同,弹幕评论在技术助力下打破了原有的话语壁垒,给观众更多的话语空间和展现舞台。传统文艺评论从业者大多以传统媒介为话语平台,用理论分析和文本对照的方式,对文化现象或者艺术作品进行高屋建瓴的评价。他们不仅需要有完备的知识体系和理论建构,还需要得到同领域学者的专业肯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