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蝉》唐·贾岛 风蝉旦夕鸣,伴叶送新声。故里客归尽,水边身独行。噪轩高树合,惊枕暮山横。听处无人见,尘埃满甑生。评析:这首写了蝉在风中持续鸣叫的情景,体现了蝉对于夏日的坚守和生命力的顽强。贾岛用蝉鸣象征离乡人的孤独和寂寞,与自然环境的喧嚣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故土的思念。...
蝉 虞世南〔唐代〕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译文】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的鸣叫声从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正是因为在高处它的声音才能传得远,并非是凭借秋风的力量。【简析】《蝉》是一首五言绝句,为诗人受到唐太宗的知遇之恩而作。这首咏...
高树蝉声入晚云,不唯愁我亦愁君。何时各得身无事,每到闻时似不闻。蝉二首 唐-子兰 独蝉初唱古槐枝,委曲悲凉断续迟。雨后忽闻谁最苦,异乡孤馆忆家时。蝉 宋-李刘 露满枯肠蜕顿轻,山林那有不平鸣。薰弦寂寞无人续,故揖清风作颂声。蝉 宋-梅尧臣 柳上一声蝉,沙头千里船。行经朝雨後,思乱...
唐 齐己 枕上稍醒醒,忽闻蝉一声。此时知不死,昨日即前生。更欲临窗听,犹难策杖行。寻应同蜕壳,重饮露华清。7、蝉 唐 子兰 衰柳蝉吟旁浊河,正当残日角声和。寻常不足少愁思,此际闻时愁更多。8、听蝉 宋 杨万里 一只初来报早秋,又添一只说新愁。两蝉对语双垂柳,知斗先休斗后休。9、闻蝉有...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3.《闻蝉》唐·来鹏 绿槐阴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莫道闻时总惆怅,有愁人有不愁人。4.《宿山寺闻蝉作》宋·朱熹 林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曛。5.《秋日闻蝉》宋...
10.宋人杨万里的《初秋行圃》中有:“落日无情最有情,遍催万树暮蝉鸣。”“催”采用了拟人手法,诗人把看似无情,其实最有情的夕阳,赋予人的动作,不说蝉鸣,而说落日催促暮蝉拼命歌唱,使画面具有动感。 体味完以上10句令人思索的写蝉古诗词,那么,你最欣赏哪句?本文...
我有竹林宅,别来蝉再鸣。 ——【唐】白居易《六月三日夜闻蝉》 绿槐阴里一声新,雾薄风轻力未匀。 ——【唐】来鹄《闻蝉》 坐惜时节变,蝉鸣槐花枝。 —— 【唐】白居易《思归-时初为校书郎》 总有一声蝉鸣,一马当先、先声夺人地领唱,一句三叠,高低分明,然后...
古诗文网>> 古人以蝉居高饮露象征高洁,作者以比兴和寄托的手法,表达自己的情操。本诗与骆宾王、李商隐的《咏蝉》同为当时咏蝉诗三绝。这是初唐名臣虞世南的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
《临江仙·雨停荷芰逗浓香》:雨停荷芰逗浓香,岸边蝉噪垂杨。物华空有旧池塘,不逢仙子,何处梦襄王?珍簟对欹鸳枕冷,此来尘暗凄凉。欲凭危槛恨偏长。藕花珠缀,犹似汗凝妆。阎选是五代时期词人,词风婉约纤丽,隽永蕴藉,作品被收入《花间集》。微雨初晴,荷花亭亭玉立,菱花朵朵盛开,浓浓的清香四处...
古诗词补充 注释 垂緌(ruí):古人结在颔下的帽缨下垂部分,蝉的头部伸出的触须,形状与其有些相似。清露:纯净的露水。古人以为蝉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实是刺吸植物的汁液。流响:指连续不断的蝉鸣声。疏:开阔、稀疏。藉:凭借。白话译文 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响亮的声音从挺拔疏朗的梧桐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