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心脏杂志综述 目前,普遍应用的慢性肾脏病(CKD)诊断标准是尿白蛋白排泄率>30 mg/24小时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或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持续超过6个月。 但欧洲心脏杂志一篇文章认为,当前CKD的诊断存在盲区,即...
目前,普遍应用的慢性肾脏病(CKD)诊断标准是尿白蛋白排泄率>30 mg/24小时或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或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持续超过6个月。 但欧洲心脏杂志一篇文章认为,当前CKD的诊断存在盲区,即大多数CKD和轻度蛋白尿患者在eGFR<60ml/(min·1.73 m2)之前未被诊断或治...
虽然肾小球滤过率低或白蛋白尿是慢性肾病的特征表现,但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往往更广泛地用作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标志物,包括心力衰竭(心衰)。无论eGFR水平如何,白蛋白尿在预测心衰事件风险及其进展方面都有很强的预后相关性。 近日,JACC杂志发表最新综述,评估了白蛋白尿在心衰发展和进展中的潜在作用,及其在心衰...
近日,JACC杂志发表最新综述,评估了白蛋白尿在心衰发展和进展中的潜在作用,及其在心衰风险预测模型中的潜在作用,要点整理如下。 1. 白蛋白尿(>300 mg/d)和eGFR(<60 mL/min/1.73 m2)是心衰加重和死亡风险增加的独立预测因子。白蛋白尿是早期肾脏疾病的标志物,即使在GFR正常的情况下也可能出现白蛋白尿。 2. ...
DKD临床诊断依据是持续存在的白蛋白尿和(或)eGFR下降并排除其他CKD。 01 持续存在的白蛋白尿 由于UACR易受尿路感染、发热、剧烈运动等影响因素,所以测定时需要排除这些干扰,且不能以一次测定结果判断,推荐在3~6个月内复查3次UACR,其中2次异常且排除影响因素后可诊断DKD。
研究结果表明,eGFR 和尿蛋白都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风险因素。特别是在 40~64 岁、65~74 岁和 75~84 岁的人群中,当 eGFR < 45 mL/min/1.73 m² 时,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显著增加;而在 85 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当 eGFR < 30 mL/min/1.73 m² 时,风险显著增加。而蛋白尿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高相关性则不...
蛋白尿阳性增加终末期肾脏病(ESRD)风险:一项纳入927例患者(36.8%为糖尿病患者)的研究显示尿蛋白阳性的患者,慢性肾病进展(eGFR下降>50%或开始透析治疗 、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5],随着尿白蛋白肌酐比(UACR)增加,糖尿病患者进展为ESRD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非奈利酮对T2DM相关1~4期CKD具有肾心双保护作用,其目标剂量为20 mg/d,建议患者在开始治疗后4周内及时监测血钾与eGFR水平并调整剂量。如果血钾≤4.8 mmol/L且eGFR与上次检测相比降低≤30%,可增加剂量至20 mg/d;若血钾为4.8~5.5 mmol/L或eGFR与上次检测相比降低>30%,应维持当前剂量;若血钾>...
长期高血压控制欠佳或突发恶性高血压可致良性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高血压肾损害,进而发生肾功能减退。高血压不仅可以导致肾脏损害,而且不论基础血压水平,血压升高均可预测eGFR下降,血压越高,eGFR下降风险越高。血压的控制对于肾功能的保护十分重要。 蛋白尿 VS 肾功能不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