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尿可能是因为生理性因素而引起的,也不排除是由于肾脏病变或者泌尿系统感染等原因而导致的。 1.正常生理因素,在平时若运动量过大或者妊娠后,都可能会出现生理性的蛋白尿,一般情况下属于一过性蛋白尿,症状会自行的恢复。 2.肾脏病变,患有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疾病,也可能会发生蛋白尿的现象,并且还可能...
蛋白尿通常会出现尿中泡沫增多、身体水肿、恶心、气短无力、电解质紊乱等症状,要到医院做相关检查,根据诊断结果及时配合医生治疗。 1、尿中泡沫增多:如果患者无肾功能受损,蛋白尿主要表现为小便时有较多的泡沫。 2、身体水肿:长期蛋白尿有可能会引起低白蛋白血症,患者可能会伴有身体水肿现象。 3、恶心:随着病情发展,...
(2)蛋白尿对近曲小管细胞的毒性作用: 发生蛋白尿时,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内的蛋白量增加,使溶酶体活性增加,提示蛋白引起溶酶体溢入小管细胞浆,随后的细胞损伤可刺激炎症和疤痕形成。 (3)蛋白尿引起的小管细胞生物学变化: 出现蛋白尿的许多肾脏病都存在着细胞过度增生,代表着一种非适应性反应,导致肾衰。越来越多的...
蛋白尿一般是指患者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高于正常值,蛋白定性试验为阳性反应的一种现象。 蛋白尿好发于患有肾脏疾病的人群。蛋白尿的形成可能与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肾盂肾炎、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等疾病有关。患者出现蛋白尿的情况时,可能会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尿液浑浊、少尿或无尿等不适症状,若不及时...
1蛋白尿如何治疗 蛋白尿的治疗方法: 坚持治疗原发疾病例如肾病等,严格控制饮食,合理摄入优质蛋白。 疾病预后 出现蛋白尿在排除其他如生理性因素、体位性因素等原因外,通过其他肾脏B超检查、肾功能检查、尿常规检查等,基本上可以判断是肾脏受损而导致的临床症状。
1.功能性蛋白尿:一般为暂时性的,见于剧烈运动、发热、过度寒冷、高温作业、精神紧张等状态,原因去除后,蛋白尿即可消失。 2.体位性蛋白尿:可作夜间卧床后晨起前的尿液和站立行动4~6h 后尿液的蛋白定性检查作比较,连续测定3天,如前者尿蛋白为阴性,而后者为阳性,则...
一、什么是蛋白尿? 正常人尿液中仅含有微量蛋白尿,大约为每日排泄尿蛋白仅 20-80mg,若尿蛋白定性试验阳性或尿定量试验超 150mg/24h,称为蛋白尿。 二、为什么会发生蛋白尿? 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或通透性增加; 肾小管重吸收减少; 蛋白溢出增多; 肾小管和尿路细胞的排泄增多; ...
尿中蛋白含量超过正常范围时称之蛋白尿(proteinuria)。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尤其是肾小球疾病)最常见,有时是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此外也可见于某些非肾脏疾病。对尿中蛋白定性、定量及其成分的分析和评价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尿蛋白正常值】 正常人尿中有微量蛋白,小儿尿中蛋白量常以≤4mg/(m2·h)计算。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