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对檀香目蛇菰科蛇菰属的两个物种杯茎蛇菰和球穗蛇菰进行基因组组装,组装大小分别为0.56Gb和1.15Gb,分别注释出14224和14283个蛋白编码基因。另外还组装了来自桑寄生科的半寄生植物小红花寄生,组装大小0.51Gb,共注释出38029个蛋白编码基因。在被子植物类群中鉴定出保守的基因家族10277个,并进一步鉴定各寄生...
理解此类植物的演化历程及生活机制,对探究物种起源、万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9月21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昆明植物所、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了两种蛇菰的基因组解析,揭示了其独特形态和特殊生活方式的背后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蛇菰虽形似蘑菇,却是实打实的高等...
近日,Nature Plants发表了题为“ genomes display massively convergent evolution with other extreme holoparasites and provide novel insights into parasite–host interactions”的研究论文,完成了两种蛇菰的基因组解析,揭示了其独特形态和神奇生活方式的背后机制。 研究思路 技术路线 1 的基因组组装与注释 本文研究的两...
蛇菰属植物和寄生花都发生了脱落酸(ABA)关键合成通路的基因丢失,包括ABA1,ABA4,NCED,AAO3,其中AAO3基因编码ABA合成的最后一个酶,即使蛇菰可以利用寄主的中间体,当AAO3缺失时,也无法独立完成ABA的合成。而ABA信号通路的基因仍然被保留下来。研究者进一步研究ABA能否在蛇菰中被检测到,因而在蛇菰的花序、根茎、及寄主...
9月22日,记者从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获悉,该院联合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两种蛇菰的基因组解析,并揭示其独特形态和特殊生活方式的背后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植物》。地球上绝大多数植物为“自养型”,从土壤中吸取养分,依靠光合作用获取生长能量。然而在...
理解此类植物的演化历程及生活机制,对探究物种起源、万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9月21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昆明植物所、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了两种蛇菰的基因组解析,揭示了其独特形态和特殊生活方式的背后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
理解此类植物的演化历程及生活机制,对探究物种起源、万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9月21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昆明植物所、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了两种蛇菰的基因组解析,揭示了其独特形态和特殊生活方式的背后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
图1. 盾片蛇菰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复制起点和染色体间HV以及SC区域的序列比较 盾片蛇菰的线粒体DNA在个体内拥有极高的异质性(heteroplasmy),这主要表现为UR中丰富的的插入(insertion)、缺失(deletion)、复杂变异(complex variant)和HV中的拷贝数变异。在21个染色体的URs中一共检测到777处异质性变异(图2)...
Nature Plants蛇菰基因组探索寄生植物的演化奥秘 2023年9月18日,Nature Plants在线发表了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刘欢研究员团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所题为“Balanophora genomes display massively convergent evolution with other extreme holoparasites and provide novel insights into parasite–host interactions”的研究成果...
理解此类植物的演化历程及生活机制,对探究物种起源、万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9月21日,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昆明植物所、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了两种蛇菰的基因组解析,揭示了其独特形态和特殊生活方式的背后机制,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