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弘墓石椁四周布满精美的浅浮雕,由50多幅单体图案组合而成,图案内容丰富,具体有宴饮图、乐舞图、射猎图、家居图、行旅图等。仔细察看,浮雕上所有的人物都是深目高鼻,竟然没有一个中土人物!其中狩猎图中,多为骑马、骑象、骑骆驼搏杀狮子者。图中的人物服饰、器皿、乐器、舞蹈以及花草树木等,均源于波斯与中亚诸...
虞弘墓位于太原盆地晋源区王郭村村南一条东西向的土路上,路边紧挨着农民的住房,是在1999年7月被一位村民在挖水渠时无意中发现的。距虞弘墓西南600米,就是北齐东安王娄睿墓。虞弘墓并不大,只有仅仅十几平方米,小小的墓室内有两具腐朽的人骨,经专家鉴定,是一男一女,男主人虞弘本人的线粒体DNA序列具有...
在波斯与印度佛教的影响下,中国汉文化的传统在坟墓里也是很隐蔽的,尽管不能在肖像上得到直接的表现,但从葬器的形制上可以看出。虞弘墓采用了中国汉地的一种典型的石葬方式,是一座有长坡墓道的砖制墓葬。单室砖冢始建于东晋时期,已完成从汉多室墓葬向单室墓葬的转变,并被中原政权所接受。石椁 总结为何有如...
▲《解读虞弘墓——北朝定居中国的粟特人》虞弘墓自1999年被发现以来,其浮雕图片便吸引了我,但当时我对它们所蕴含的内容与深层意义一无所知。幸运的是,我很快便接触到了张庆捷教授的《解读虞弘墓》。张教授不仅是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的资深研究员,还是德国慕尼黑大学世界古典文明研究中心的特邀研究员,更是虞弘墓...
太原发现的虞弘墓轰动世界。它被评为1999年“十大考古新发现”和2001年“20世纪百大考古重要发现”。它让我们第一次知道 世界上曾有一个叫“鱼国”的神秘王国。其墓主人虞弘,是旅居中土的外国人。墓中出土的汉白玉石椁,既有浮雕,又有绘画,精美绝伦。▲山西博物院展出的虞弘墓汉白玉石椁 它的发现,为我们揭开...
虞弘墓,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墓主人虞弘,姓虞名弘,字莫潘,鱼国人,北魏至隋朝时期的著名外交官员。他从13岁起就代表柔然出使波斯、吐谷浑等国,而后出使北齐,历北齐、北周、隋三朝。执掌西域诸国事务多年,59岁卒于并州,隋开皇十三年(公元592年)石椁殓葬。“鱼国”,史书上并无记载,但是从墓葬...
经过考古工作者的清理发现,这是一处单室砖石墓,墓顶已被破坏,墓葬内最重要的遗物是一套硕大精美的汉白玉石椁。这,就是著名的虞弘墓汉白玉石椁。墓中一件外观呈仿木结构三开间、歇山顶殿堂建筑的汉白玉石椁引人注目。它通高217厘米,通长295厘米,通宽220厘米。外观呈仿木构三开间、歇山顶式殿堂建筑,由长...
虞弘墓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该墓于1999年7月发掘于太原市晋源区王郭村南,墓葬为砖砌单室墓,带斜坡墓道,墓室平面呈弧边方形,残存汉白玉石椁、八角形汉白玉石柱、石雕供养人头像等。石椁呈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由椁座、椁壁、椁顶三部分组成,特别珍贵的是,在椁座和椁壁四周,雕刻有内容丰富的浮雕图案,...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近虞弘墓出土文物来一看究竟。虞弘是何人?根据墓志铭记载,虞弘为鱼国人,乃北魏领民酋长之孙,茹茹莫贺去汾之子,是鱼国当时著名的外交家。自十三岁起就开始出使波斯、吐谷浑等国,可见是该国的贵族无疑。后出使北齐,又在北齐、北周和隋三个朝代任过官职。他在北齐时,历任直突都督、射...
虞弘墓墓地 虞弘墓位置示意图 考古工作结束后,吊运石椁 1999年7月8日,太原下大雨,晋源区王郭村村民王秋生担心大雨浸泡南院墙,便提上铁锹出门,想在土路南边挖个小水渠。可是没挖两下,便蹬不下去了,一块硬物死死顶住铁锹。他好生奇怪,就把仅半锹深的路土铲去,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