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中后期幽州、魏博等藩镇的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完全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唐代藩镇割据主要出现在河北,而河北割据又集中在三镇。 [1] 在安史之乱后到黄巢之乱前,唐朝后半段的大部分时期里,绝大部分藩镇不割据,只有极个别藩镇割据(例如幽州藩镇、魏博藩镇),即使割据藩镇也...
②藩镇割据:唐代中后期在边境和重要地区设节度使,掌管当地的军政,后来权力逐渐扩大,兼管民政、财政,形成军人割据,常与朝廷对抗,历史上称为藩镇割据。 ③通判:宋太祖时在地方设置的用以分割知州权力并监督知州的官职,它的设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岁币:北宋每年送给辽银、绢等钱物,称为岁币。后来,北宋向西夏、南...
藩镇割据名词解释 藩镇割据指的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一些地方官员或武装力量依靠自身掌握的军事、政治、经济等资源,对本地区实施单独管理、独立于中央政权的统治现象。藩镇割据使得中国的国家统一受到威胁,并严重影响了地方的经济、文化和民生。历史上,藩镇割据出现的时期较多,如五胡乱华时期、唐末五代、南北朝、明朝末期等...
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一直持续百多年直至唐朝灭亡。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
藩镇割据的解释 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中央集权削弱、藩镇 强大 、互相争战的 局面 。当时节度使独揽一方军政财权,其职位由子弟或部将承袭,不受中央政令管辖。至9世纪初,全国藩镇达四十余个,他们互相攻伐,或 联合 对抗中央。唐代中央政府屡图削弱藩镇,收效甚微。此局面 延续 近两个世纪,至北宋初...
2021-08-06 10:51:1400:5235 所属专辑:名词解释(C)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北平情仇|军阀割据|抗日高潮|战火中的爱情|谍战 by:一路听天下精品 14万 混战年代:从军阀割据到北伐战争|战争亲历者口述史 by:现代军吧 4.4万 决胜江淮丨中国历史 军事战争 唐朝与藩镇的百年战争 by:有声集结号 3.8万 群山呼啸丨军阀割据、日寇入侵背景下两大家族的斗争 by:人文读书声 313 元和中兴:朝廷...
百度贴吧 聊兴趣,上贴吧 立即打开 百度贴吧内打开 继续访问 百度贴吧 聊兴趣 上贴吧 打开 chrome浏览器 继续 综合 贴 吧 人 直播 安徽师范大学吧 王憨憨123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 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2018年安徽师范大学中国史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
名词解释:藩镇割据藩镇割据 中国唐代中叶后,部分地方军政长官据地自雄,与唐廷抗衡的政治局面。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为控制和防御周边各族的进犯,大量扩充边兵,并创设节度使制,节度使以军事统领、财政支配及监察管内州县之权。这些节度使统掌的军镇有藩卫(即保卫)唐廷之责,故又称藩镇。安史之乱后,为了抵御叛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