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阳杂证》记载:甲子(康熙二十三年)冬,康熙在北京景山召见了精通藤牌兵战法的建义侯林兴珠,在询问有什么方法可以抵御火枪时,林兴珠说有“滚牌”,“滚牌”就是拿着藤牌滚动出击。林兴珠讲述了使用藤牌的战术,并对康熙皇帝说自己家就有藤牌,可以演示。林兴珠召集家人6人进行演示。林兴珠虽然年老,但他手持...
藤牌兵在明朝、清朝的对外战争中,大放异彩。明朝抗倭与敌对阵时,方法巧妙:藤牌兵左手执藤牌、腰刀横放在左手腕处,右手执标枪。一旦攻入长枪攻击范围内,藤牌兵先将标枪掷向敌人,敌人此时必然分神,用枪顾拨。《纪效新书》说,不论标枪是否击中敌人,藤牌兵须乘机勇敢贴身逼近,“我急取刀在手,随牌杀入。一...
因此,藤牌兵后来被称为“虎衣藤牌兵”。凭借着优质的装备和灵活的身手,这500名藤牌兵在雅克萨之战中表现出色。他们手中的藤牌有效抵挡了沙俄火绳枪的攻击,并通过近战对沙俄侵略者进行击杀。最终,清军在两次雅克萨之战中取得了胜利,成功收复了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藤牌兵 自此,虎衣藤牌兵成为了大清军队中的一支...
明代藤牌兵主要来自福建漳州府的龙溪县。据历史记载,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患横行,参将俞大猷奉命平倭,因江浙兵疲,到福建漳州府龙溪县的海仓、许林、嵩屿、长屿、赤石、玷尾、月港、澳头、沙坂等地招募三千藤牌兵,每十人为一甲,以甲为作战单位,每个军官可以带二百人,战时归统兵官指挥,其组织基本上还是按照明代卫...
藤牌兵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兵种,但在明代它没有独立成军,而仅仅作为战术需求存在于整体之中。据清人李绂考证,该战术源于宋代岳家军在郾城战役以麻扎刀斫金兵马足而演变过来。 明代藤牌兵主要来自福建漳州府的龙溪县。据历史记载,嘉靖年间东南沿海倭患横行,参将俞大猷奉命平倭,因江浙兵疲,到福建漳州府龙溪县的海...
由此,“藤牌”与“虎衣”最终组合完成,“虎衣藤牌兵”正式升格为清军里专克火枪的特种部队。随后,这支劲旅出现在了康熙反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战役上。装备骇人、身法灵活、白刃格斗凶悍的“虎衣藤牌兵”,着实让沙俄侵略者吃了大亏。然而必须指出的是,藤牌、腰刀组合之所以能够在对付荷兰人、俄国人的火枪上表现不...
"福建藤牌手"之称,在康熙十七年(1678年)就已出现,当时广西巡抚傅弘烈曾上疏请调"福建藤牌手"一千名参加平定吴三桂叛乱。"福建藤牌兵"之称则是在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进行雅克萨战争时出现的。并且清统一中国,台湾回归中央朝廷管辖以后,台湾的"营制操演,弓箭、鸟枪、藤牌、刀矛各有用法,进退跳荡,腾走击刺...
因为藤牌兵都在水里,枪弹打到水里都没有啥杀伤力,打到藤牌上则打不透;等藤牌兵突进到船只了,沙俄人赶紧让拿枪戳,藤牌兵用刀在头顶一挥,直接把沙俄砍伤一大片,其余的人都跑了。战后统计战果,藤牌兵共杀死俄军30余人,俘虏15人,缴获敌船一艘;藤牌兵的伤亡是0!“众裸而下水,冒藤牌于顶,持片刀以...
1、“反复横跳”的藤牌兵主将林兴珠 在说这支传奇的福建汉军藤牌兵之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他的主将,在清初“反复横跳”的名将林兴珠。 林兴珠,字而梁,福建泉州府永春县人,生于明末崇祯年间,前半生经历的都是明清动乱。 在顺治六年(1649年)的时候,由于国姓爷郑成功在其父郑芝龙降清后,毅然决然地在福建沿海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