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展览陈列部李亮主任介绍的这件漆罍,就是礼器的典型代表。漆罍,是一种盛酒的容器,小口,像壶一样的器身,有盖有足,纹路复杂,在器盖和器身上还有附加的牛头形饰件,器身中部有鸟头形器把。这件漆器的制作,集漆、绘、雕饰、镶嵌等技术于一身,巧妙地将几何图形与动物形象和谐地统一了起...
藏礼于器名词解释 "藏礼于器"是一个成语,出自《礼记·礼运篇》。它的意思是指将礼仪之道融入到器物中,通过器物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在古代中国,礼仪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人们注重以礼待人,尊重他人的身份和地位。而器物则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
水器是商周时期的重要礼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藏礼于器”的传统,就是按照礼制,让青铜器成为礼的象征,以确立身份地位,显示尊卑关系,表达虔诚敬畏。礼器因此成为一种制度性的社会文化符号。使用何种礼器、礼器如何组合,都传达着相应的礼义信息。“藏礼于器”的现象早在青铜器产...
1、所谓“藏礼于器”,是指在商周时期,按照礼的要求,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具具有确立主人身份地位、显示尊卑关系。2、表达虔诚和敬畏,象征使用者的权力和地位等作用,因之具有了特殊的意义。3、换言之,这些被称之为礼器的青铜器具,实质上是礼的物化或具象化,它们被人按照自己的希望强制性...
“藏礼于器”思想是儒家科技伦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我国古代造物制器的基本法则。在“藏礼于器”思想影响下,“器物”成为“礼制”的指示器和强化剂,二者呈现出一种双向互构的关系:一方面,器物是礼制的物化形态,器物的设计与使用要遵循礼制规定,礼...
在我国漫长的发展中,“器”是礼仪之邦的展示,古有“楚王问鼎”,流传至今。青铜文明和礼制息息相关,为礼器,所以有藏礼于器之说,各级贵族使用礼器的种类、数量都有比较严格的限制。 君子有礼有格,礼意存于礼器。而在众多器皿当中,酒器必是中华文化环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器是礼器中一个庞大的门类,爵...
与西方将青铜冶炼作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技术不同的是,青铜技术传入中国之初先是作为小型工具,之后逐渐被集中的社会权力所控制进而生产青铜礼器。冶金术的传入并未真正推动农业生产力发展,转而使得社会生产关系更加复杂,并且无缝衔接先前陶礼器传统,青铜代替陶器成为藏礼于器的重要载体。
《藏礼于器——早期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与中华文明起源》讲座内容摘录如下: 古代手工业代表着人类社会技术成就水平,但又非是独立于社会与文化发展之外的一个存在,像是陶器、玉器、青铜器的生产,涉及原料开采、生产技术、生产规模、组织管理等多个社会方面,产品使用与流通与古代人类的认知、观念、信仰密不可分,因此手工业...
水器是商周时期的重要礼器。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藏礼于器”的传统,就是按照礼制,让青铜器成为礼的象征,以确立身份地位,显示尊卑关系,表达虔诚敬畏。礼器因此成为一种制度性的社会文化符号。使用何种礼器、礼器如何组合,都传达着相应的礼义信息。
『藏礼于器』 出自《礼记·礼运篇》 大概是指将礼仪之道融入到器物中 #茶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