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标杆性人物和标准化行动的成功案例,打造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六类示范案例,分别是名医代传类、创新类、学科类、培训类、国际类、智库类六大类,通过形象生动的室站传承案例示范,引领首都中医药发展方向。
今日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郭书文、张红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正式揭牌,我院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打造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平台,提高医院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为助推全民健康和中医药振兴发展贡献力量。
为推动中医药在呼吸道疾病急性期治疗领域的研发进展,并深化对秦伯未、杜怀棠、王惠英三位著名老中医宝贵经验的传承与交流,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于2024年12月13日圆满举办了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秦伯未、杜怀棠、王惠英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交流会。 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院长孙鲁英担任名誉主席,副院长王静、...
为了贯彻会议精神,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启动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万苏建老中医的带领医圣园团队积极参与申报评选,万苏建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成功获评为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建设单位。万苏建老中医出生于中医世家,在其多年的医学生涯中,一直秉持着医道大爱的精神并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多次带领医圣园团队...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 实施方案 为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北京市中医药 条例》的要求,不断完善中医药学术传承制度,创新中医药 学术传承方法,挖掘中医药特色技术,丰富中医药学术传承 内涵,在继续实施好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建设经验 的基础上,结合北京中医药学术传承的实际,启动北京...
为推进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名家研究室、名老中医工作室和名医传承工作站(简称“两室一站”)的规范化建设,我局制定了《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建设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建设标准》),现印发给你们,请在建设过程中参照执行。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旨在通过实施一系列目标和任务,推动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的抢救与传承。建设目标是通过三年周期,建立三种类型的室(站):一是已故中医药名家研究室(宣传陈列室),旨在挖掘整理10位北京地区二十世纪已故名家的资料,形成全面反映其学术思想的陈列室;二是80岁以上名医工作...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张志礼名家研究室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分站成立于2018年9月,全体传承弟子向传承老师王萍教授、娄卫海教授、曲剑华教授、周冬梅教授、张苍教授行拜师礼,正式拉开了张志礼名家研究室顺义分站传承工作的序幕,开启了“团队带团队”的师承新模式。
2020年11月18日下午,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成功举办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寿小云名医传承工作站分站揭牌仪式。寿小云教授,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罗增刚副局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医疗管理处黄琨科长,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白鹏副院长、闫英副院长,教育处赵永烈处长,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项目寿小云名医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