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项重要的科学发现,薛其坤迎来了人生的高光时刻,获奖无数。2016年,薛其坤获得首届未来科学大奖;2018年,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0年,获得菲列兹·伦敦奖;2023年,获得巴克利奖……盛名之下,薛其坤有着自己的坚持:作为科学家更应该追求对知识、对科学的崇拜,而不是奖项。“要挑战国际...
薛其坤,这是一个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科学界,都叫得响亮的名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菲列兹·伦敦奖、未来科学大奖、巴克利奖;35岁当教授,42岁成为中国科学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50岁攻克量子世界难题……亮眼的履历今天又增加了一项,61岁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时光...
薛其坤有个外号,叫“7-11院士”。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早上7点进实验室,一直干到晚上11点离开,这样的作息,薛其坤坚持了很多年。“7-11”的养成源自薛其坤读博期间在日本学习时接受的“魔鬼训练”。1992年,到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报到的第一天,薛其坤就拿到了一份实验室内部规则,除了一些注意事项,上面还...
6月24日,新华社消息,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李德仁院士和著名物理学家薛其坤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其中对薛其坤的介绍词是:薛其坤是凝聚态物理领域著名科学家,取得多项引领性的重要科学突破。他率领团队首次实验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临沂籍科学家薛其坤院士 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 据了解现年61岁的薛其坤是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史上最年轻的获奖者。 薛其坤,男,汉族,1962年12月生,临沂蒙阴人,1984年9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理学博士,教授,...
在“从0到1”“从1到无穷大”的过程中,薛其坤向来敢为人先。 在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团队成员何珂眼中,薛其坤有着对科学本真的热爱以及报效祖国的强烈信念:“薛老师总是鼓励我们要去思考一些大问题,走在科学探究的前沿,考虑哪些问题能引领一个新...
6月2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站上了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一路奋进,他始终把服务国家作为最高追求。“要为国家的强大做点贡献!”年过花甲,他朴素的话语依然掷地有声。薛其坤肖像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抢抓机遇 “力争取得引领性的原创成果”清华大学,薛其坤团队的实验室仿佛一个...
薛其坤“7-11”的作息规律延续至今,只要泡在实验室,他不敢浪费任何一点时间,这也让他得名“7-11院士”的称号。薛其坤(左一)在日本求学期间与导师樱井利夫(左二)合影。资料照片 1998年,凭借出色的研究能力,在材料科学领域已颇有名气的他通过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回国,正式加入物理所工作。量子反常霍尔...
薛其坤自豪地说 2013年11月9日,薛其坤在实验室指导学生。新华社记者 张玉薇 摄 薛其坤出生在 山东沂蒙山区的一个农村家庭 “我小时候生活条件比较艰苦 每年青黄不接的时候 饭都吃不饱”随着国家恢复高考 无数像薛其坤这样的山里孩子 有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20世纪90年代 薛其坤出国深造 在国外工作期间 薛其坤看到了...
薛其坤的研究领域是凝聚态物理,是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微观结构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学科,是当今物理学最大也是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在这一领域,他率领团队不断突破,创造性地发展一系列国际通用的强大实验技术,取得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界面高温超导等原创性科学发现。每一项成果都很重大、每一个都是难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