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杰教授研究蕺山多年,早有专著行世,后又用心于其乡贤前辈张杨园,今与张瑞涛教授合作,直面蕺山学派的复杂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取类型学的方法对蕺山学派做出了进一步的深细梳理与分析。尽管类型学的方法不可避免地会遮蔽一些东西,但在充分自觉与节制的情况下,终究仍是取得清晰认识而又保持足够丰富性的可行方...
这一学术流派的开创者是刘宗周,黄宗羲、陈确都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因刘宗周长期在家乡浙江山阴城北的蕺山讲学,所以又被称为蕺山学派。蕺山学派主张以气为基本的理气合一,即物求知,反对分人心和道心。蕺山学派的兴起也与明末的社会现实有密切的关系,明末社会动荡不安,百姓困苦,外有满人虎视眈眈,内有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刘宗周创立了蕺山学派,被后人称为“刘蕺山”,起源于他在蕺山讲学。天启年间,魏忠贤阉党当道,缇骑四出,削籍的士大夫遍天下。刘宗周慨然于天地晦冥,人心灭息,认为只有讲学明理,才能给公义留一线生机。天启五年(1625年),他召集诸生,会讲于蕺山之麓解吟轩。他认为世道之祸,酿于人心,而人心之恶,源于不学无术;讲学...
张天杰教授研究蕺山多年,早有专著行世,后又用心于其乡贤前辈张杨园,今与张瑞涛教授合作,直面蕺山学派的复杂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取类型学的方法对蕺山学派做出了进一步的深细梳理与分析。尽管类型学的方法不可避免地会遮蔽一些东西,但在充分自觉与节制的情况下,终究仍是取得清晰认识而又保持足够丰富性的可行方法。就...
蕺山学派创始人, “慎独”学说提出者。 16日上午,70岁的章荣庆推开越城区西街18号的门,一个古老的三进台门呈现在眼前。这里是他生活了几十年的地方,退休后,他致力于探秘这处台门,竟发现明代儒学大师、蕺山学派的创始人刘宗周曾在这里...
对蕺山学派的研究是本书的又一主要内容。我们将重点放在梳理刘宗周之后学派内部变化,以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为例,通过他们的学术异同及冲突来解释蕺山学派分裂没落的内部原因。 因版权原因待上架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3-09-26 18:09:24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
蕺山书院是明未著名儒学大师刘宗周讲学的地方,也是“蕺山学派”的发祥地。他信奉阳明心学,首次提出以慎独和诚意作为该学派的宗旨,也就是蕺山学院的校训。他认为从“慎独”到“诚意”,共四个步骤:知过、记过、讼过和改过。这对中国思想史和儒学史影响巨大 - 间客于20240
出版《张履祥与清初学术》《蕺山学派与明清学术转型》《明朝思想》等多部学术专著,主持《祁彪佳日记》《童溪易传》《历代“朱陆异同”文类汇编》等多种古籍整理,曾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史研究》《中国哲学史》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 张瑞涛,山东肥城人,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蕺山学派起源于刘宗周之后,书中详尽梳理了张履祥、陈确和黄宗羲等学者的学术路径,着重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和冲突。这些深入细致的比较,旨在揭示蕺山学派内部的变化以及其最终分裂没落的内在原因。通过对这些历史事件的剖析,读者不仅能了解刘宗周的思想影响,还能洞察晚明儒学发展脉络中的深层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