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二乔玉兰,木兰科,木兰之白紫二种杂交而成。其瓣外紫内白,因以名之。蕉园社课咏二乔玉兰调寄满庭芳 杨婷娥 万斛春膏,几声莺啭,催开绛雪千重。芳溪影乱,碧水自潺淙。遥睇仙姿绰约,霜粉腻、舞袖香浓。又争似,玉盅醉劝,俏染半腮红。可怜云髻袅,素娥含态,莲步惊鸿。顾周郎,卷帘羞掩娇容。多少...
李国林 浙江诸暨人,字毓菁,号苎萝月,又号木钗,蕉园诗社社员,有《冷香簃吟稿》。卧病多年,于2024年9月病逝。【李国林诗词选】贺蕉园复社十五年用浅草姐姐和謝丹月老师韵 盛世文坛处处春,诗词追梦暂同尘。蕉园旗帜风华续,姐妹都崇学诗人?賀杜琳瑛画展用易安韵 碧峰幽渺松溪柔,似闻依稀疏磬留。卷卷初心...
蕉园诗社起源于清代,活跃于西湖西溪一带,是目前可考的第一个有名号、有章程、有雅集唱和的女子诗社。2006年,蕉园诗社在西溪复社,目前诗社才女云集,诗词联赋、书画吟唱、吹笛抚琴,各有所长。 清平乐·龚馆移栽五岁腊梅盛开始知贱辰近也 杜琳瑛 花开...
🌿 蕉园诗社,一个历史上最著名的女子诗社,自清顺治至康熙年间,活跃了约四十年。诗社成员多居于西溪,活动范围也主要集中在这里。研究者们根据当时的诗词唱和,推测蕉园可能位于西溪柴家的园林中,而柴庄,即西溪山庄,正是高庄的前身。🏡 重建的“蕉园诗社”坐落高庄主宅院以西林地深处,门楣上悬挂着“西溪红学陈列馆...
即使没有《红楼梦》的原型加持,蕉园诗社的奇女子们,也是一出万艳同悲的传奇大戏! 西溪的沿革、建筑,与金陵十二钗的“桃花源”大观园有着惊人的相似。西溪湿地与灵隐的三生石有一山之隔,恰好“山水横拖”。 康熙南巡至高庄(西溪山庄),御赐“竹窗”,还手书御诗,这不比“元妃省亲”精彩?帝师高士奇更是清朝“...
蕉园诗社是清代著名的女子诗社之一,主要活跃在杭州特别是西溪一带,并对女子诗词发展起到作用。2006年,新蕉园诗社复社,至今已经十五年了。蕉园社课 原唱:旧时汉月 清平乐·立春 春枝未暖。春意梅梢短。春水渐明芳草岸。春鬓又添双燕。别来小立阶除。山河满目轻舒。谢却东风无恙,一声吹绿平芜。安 静 清平乐...
蕉园诗社甲辰社课第三期 主题:军旅。铁衣卫国,铁血丹心,铁汉柔情。八一建军,以此命题。要求:华夏之内,古今均可,叙事抒情论理皆可。诗词不限,体裁不限,韵部不限,新韵需注明。——出题人:李亚丹 鹧鸪天·与家人骑马上雁门关 蓝烟 似有相催鼙鼓声,马蹄得得向山行。扬鞭初识英雄恨,并辔同怀家国情。千仞立...
《红楼梦》书中写第二期大观园诗社的时候,书中题目叫“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事实上蕉园诗社最著名的女诗人叫林以宁,林黛玉就是以这个林以宁为原型写成的。林以宁是前期蕉园五子社的重要成员,她又是重建蕉园七子社的那个领头人,可见大观园诗社沿革与蕉园诗社一丝不差。 《红楼梦》那些姐妹们写诗赛诗这些活动,往往都离...
林以宁:清代女子诗社“蕉园七子”的发起者,林黛玉的原型?林以宁,字亚清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不详,约康熙朝中前后在世。清代女文学家,著名文学家洪昇的表妹。她是进士林纶之女,监察御史钱肇修的妻子。林以宁幼时,她母亲就要她学习古代贤女事迹,但林以宁不甘于像当时女子那样做纯粹的闺阁中人。她的...
前些年土默热教授整理的关于蕉园诗社的一些文章,提到了可能是红楼梦诗社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此,然而我看过之后会才发现,蕉园诗社前五子,后七子的才华远胜于红楼梦作者,今天特地挑选了一些上来,大家看看是不是这样 沈宜修(1590—1635)清代才女。字宛君,江苏吴江人。出生书香世家,副都御使沈琉之女,著名文学家沈璟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