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书法作品赏析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出生于陈留郡圉县,今河南省尉氏县或杞县。他是东汉时期的一位杰出名臣、文学家和书法家,也是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博学多闻,师从太傅胡广,学识渊博。他曾被征为司徒掾,历任河平县长、郎中、议郎等职,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然而,因罪...
世态人情在辞赋里边展现的非常饱满,他的辞赋代表作《述行赋》全篇感情充沛,短小精悍,批判意味浓厚,大胆直率,蔡邕在书法方面比较善于篆书和隶书,尤其在隶书体书法上,蔡邕极为擅长,他的书法结构骨架严肃整齐,一点一划俯冲仰卧变化多端,而且他自创一套飞白体书法。据记载,汉灵帝当时命人修建鸿都部门,工匠们在墙...
蔡邕不仅是东汉的大书法家,而且是汉代书法理论的集大成者。传世书论有《篆势》、 《笔赋》、《笔论》、《九势》等,尤其是《笔论》和《九势》,在中国书论史上占有重要 地位。其《笔论》开篇就提出“书者,散也”的著名论断,论述了书法抒发情怀的艺术本质 ,以及书家创作时应有的精神状态。随后则论及书法作品应...
《熹平石经》是蔡邕书法作品的代表之一,《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碑石共46个,几经动乱,原碑早已无存。自宋以来,常有残石出上,据说现已集存8000多字,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
从《熹平石经》作品来看,每一笔都饱含作者的匠心,不论字的大小还是点画的处理上,都显示了蔡邕对书法水平的驾驭能力。一波三折是东汉时期隶书的主要特征,它不同于西汉时期的隶书,有自然而然的特点。因此,在用笔上,都以中锋为主,像是写篆,又是写隶,如果没有十分的功力是达不到这样的水平的。 变化丰富。 在...
蔡邕(133年-192年),字伯喈。陈留郡圉县(一说为河南尉氏县 、也有说法为河南杞县 )人。 东汉时期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早年拒朝廷征召之命,后被征辟为司徒掾属,任河平长、郎中、议郎等职,曾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后因罪被流放朔方,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董卓掌权时...
蔡邕在中国书法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得到历代书书法家所公认的, 唐朝张彦远的《法书要录》中的《传授笔法人名》中记录了从东汉到中唐时期600多年间笔法的传递过程:蔡邕受于神人而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虔,王僧虔...
蔡邕《九势》: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书法#书法作品创作#写字是一种生活 - 李前明书法于20220519发布在抖音,已经收获了4.2万个喜欢,来抖音,记录美好生活!
此碑书体规整秀美,笔法雄健,字势舒展,碑文隶体,字体浑厚,稳重秀逸,笔力遒劲,可以说是开狂放姿肆的魏碑体的先河,为隶书成熟时期典型作品。谓《袁博碑》之书法至精劲,为汉刻中之“上品”。该碑拓片经康有为鉴定,认为书丹者是东汉大文豪蔡邕。 原石现藏...
东汉书法家蔡邕隶书作品 东汉书法家蔡邕隶书作品 东汉书法家蔡邕隶书作品 太一智慧书画艺术 最近更新:05-2517:36 简介:国学文化,书法艺术,国画美术 作者最新文章 东汉书法家蔡邕隶书作品 学习汉隶给书法能带来什么好处,他们都是这么做的 “意境”是中国画的灵魂,它是怎么产生的? 相关文章 智慧“唤醒”了课堂 每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