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势》是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对于当时书法审美,以及书法用笔的总结和理解。蔡邕在九势中提出来著名的中国书法早期审美——“肌肤之丽”。是如精致细腻的肌肤般美丽,说明当时书法在追求精致美丽的古典美。同样,书法之美也来自于用笔的变化多端,姿态万千,而中国书法独特的这种艺术形式,蔡邕也在此总结了其...
东汉书法家蔡邕指出书写有如下九势: 1、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 2、转笔,宜左右回顾,无使节目孤露(这里的节目是指笔画似断又连处,孤露是指孤立地显露)。 3、藏锋(...
4、 藏头,圆笔属纸,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藏头”和“藏锋”有什么区别?个人理解,蔡邕强调的是点画起笔的具体形态。藏锋,则在教我们如何实现。5、 护尾,画点势尽,力收之。藏头护尾,应该就是出自蔡邕的这篇《九势》。从这就能看出来,蔡邕对后世书法的影响力之大。遗憾的是,他只说要“护尾...
藏头护尾,应该就是出自蔡邕的这篇《九势》。从这就能看出来,蔡邕对后世书法的影响力之大。遗憾的是,他只说要“护尾”,却没说怎么去实现。 六、 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 有些笔画,要写出姿态美,必须要有速度作为保障,比如...
东汉书法蔡邕的九势 东汉书法家蔡邕的《九势》是关于书法艺术的论著,主要探讨了书法的基本要素和创作原则。以下是《九势》的主要内容: 1.“落笔结字”:强调落笔时要稳重,结构要严谨。 2.“转笔”:指运笔时的转折变化,要求圆润流畅。 3.“藏锋”:即起笔和收笔时,笔锋要藏而不露,以显含蓄内敛。 4.“护尾...
书法是由人用右手来进行书写的活动,初于希望简便的原因,书法就会追求势的作用,追求连贯性,这也带动了书法字体的简化,逐渐适用简便的书写方式。因为汉字在书写的时候要顺势而为,切不可逆势,故而蔡邕说:“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又说:“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
蔡邕是东汉的文学家、书法家。历史记载只活了59岁,河南杞县人,蔡邕天资聪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隶书最善。 蔡邕《笔论》阐述九种用笔的技巧,告诫自学书法的人,按此规则进行自学训练,苦下功夫,虽无老师传授,也能同古人巧合。 《九势》原文: ...
《九势》中所讲的不是方法,只是提供书法中最主要的原则和规律,对于书法的要求,不是一般的水平,而是较高的境界。九势所论的是九种笔势,犹言变化无穷之势。不言法而言势,因为法是固定的,呆板的;而势则是活泼的,机动的。蔡邕用势字,是想强调写字要遵循一定的法则,但又不可死守定法,要在合乎法则的基础上,因...
刊载于宋代 陈思 的《书苑菁华》一书中的《九势》 ,善本扫描。 九勢八字訣 作者:蔡邕 東漢 載《書苑菁華》十九 夫書肇於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藏頭護尾,力在字中,下筆用力,肌膚之麗。故曰:勢來不可止,勢去不可遏,惟筆軟則奇怪生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