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评蔡襄行书第一,小楷第二,草书第三。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宋史·列传》称他:“襄工于手书,为当世第一,仁宗由爱之。”宋四家中,他年龄辈份,应在苏、黄、米之前。宋四家中,苏、黄、米都以行草、行楷见长,而喜欢写规规矩矩的楷书的,还是蔡...
蔡襄《虹县帖》是一幅珍贵的行楷书作品,纵长31.3厘米,横宽42.3厘米,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这幅作品展现了蔡襄独特的书法才华,笔势流畅,墨色浓淡相宜,字迹优美动人,充分彰显了其书法艺术的高超水平。北宋朝时期著名书法家蔡襄《扈从帖》赏析 蔡襄《扈从帖》纸本,尺寸精致,纵23.3厘米,横21.3厘米,现珍藏...
蔡襄,字君谟。其先本光州人,与苏轼、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人称苏黄米蔡中的蔡指的就是蔡襄,但是也有人说刚开始这个蔡指的是蔡京,后来因为蔡京的人品问题,换成了蔡襄,不过看蔡襄的行书,被评为宋四家也是理所当然的。选择了10幅蔡襄的书法作品,基本上比较全了。1、《陶生帖》《陶生帖》2、《虹...
最后不得不补充一点,在书法史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应该是蔡京,只因其“人品奸恶”,后来人们用蔡襄取代了蔡京。这一点值得商榷。 蔡襄《扈从帖》(又称公谨帖) 纸本23.3X21.3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 释文: 襄拜:今日扈从迳归,风寒侵人,偃...
最后不得不补充一点,在书法史上有一种说法认为宋四家“苏黄米蔡”中的“蔡”,应该是蔡京,只因其“人品奸恶”,后来人们用蔡襄取代了蔡京。这一点值得商榷。 【作品欣赏】 《门屏帖》尺牍 纸本 27.8cm X1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襄颛诣门屏,陈谢推官吕君。九月日,襄上谒。
人称苏黄米蔡中的蔡指的就是蔡襄,但是也有人说刚开始这个蔡指的是蔡京,后来因为蔡京的人品问题,换成了蔡襄,不过看蔡襄的行书,被评为宋四家也是理所当然的。 选择了10幅蔡襄的书法作品,基本上比较全了。 1、《陶生帖》 《陶生帖》纸本草书 29.8cm ×50.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
选择了10幅蔡襄的书法作品,基本上比较全了。 1、《陶生帖》 《陶生帖》纸本草书 29.8cm ×50.8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释文:襄:示及新记,当非陶生手,然亦可佳。笔颇精,河南公书非 散卓不可为,昔尝惠两管者,大佳物,今尚使之也。耿子纯遂物故, 殊可痛怀,人之不可期也如此。仆子直须还,草草奉意疏略。
蔡襄的书法 蔡襄出生的次年,李建中和李宗谔相继谢世,北宋书坛出现相对的真空。现在没有资料可以显示他学书始于何时,但其志学之年,却正是周越以书驰名的时期。现在没有资料可以显示他学书始于何时,但其志学之年,却正是周越以书驰名的时期。或正由于他起手于周越,因此周氏被后人评为“软”“俗”的两大毛病...
蔡襄流传下来的书论著作并不是跟多,但在其为数不多的书法理论阐述中,多次提及王羲之的《兰亭序》,通过其跋文以及书论内容,还有《兰亭序》出现的频率,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出蔡襄对王羲之书法的推崇。黄庭坚评价蔡襄,称其:“翰墨之豪杰”。对于二王书法的学习,不仅影响了蔡襄的整体书法风格,同时,也体现了晋代书法...
藏品的历史背景和来源:《陶生帖》是蔡襄传世书法作品中的草书代表作,创作于1051年。它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件名帖为草书翰札,书法潇洒清丽,具有宋人书法风韵。藏品的特点和特色:《陶生帖》的草书风格潇洒自如,笔画间流转有致,有时见斩截顿挫,柔中带刚。结体大小偏正,重轻疏密,一气呵成。黄庭坚曾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