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鹏先生在《蔡美彪〈中华史纲〉的风格与贡献》(《北京日报》2012年8月27日)一文中说:“这本《中华史纲》只有30万字,却在30万字的篇幅内,把中华五千年历史都写进去,实在是不容易的事,不是对中国历史有全面、宏观掌握的大手笔,难以成其功。”这本书“是一...
嘻嘻,宝子呀,给你找到资源了哦! 快点击[《中国通史(全十卷)》范文澜+蔡美彪.epub]打开它吧,保证是想要的。 你是不是还喜欢什么相关的东西,快和我说说~
援庵先生慨然将他珍藏的赵州柏林寺碑等拓本五通借给我收录,以补此书的不足”(蔡美彪:《读陈垣〈道家金石略〉书后》,《历史研究》1991年第3期)。近年,笔者拜读蔡先生的文章,觉得他在精研史料而得新意方面颇像杨志玖师,在宏观与微观并重、综合驾驭上颇像范文澜先生,而在行文...
蔡美彪,1928年生,浙江杭州人。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47年以文言撰成《辽史王鼎传正误》,年仅十九。194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重回北大读研究生,1952年毕业。1953年起,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工作。协助范文澜先生编写《中国通史》前四卷,范文澜逝世后,蔡先生主持了后续六卷的写作,又与人合作...
蔡美彪先生祖籍浙江杭州,1928年3月26日生于天津。1933—1939年,他在天津私立第一小学读书,毕业后就读于木斋中学。该中学是清末直隶提学使、爱国教育家卢靖(1856—1948,字木斋)创办的。在中学读书期间,对蔡先生后来治史颇有影响的事情,就是在王襄老师门下学习。王襄(1876—1965)是我国最早收藏和研究殷墟甲骨的著名学...
蔡美彪(1928年3月26日-2021年1月14日),浙江杭州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 长期从事宋辽金元史研究,在契丹、女真、蒙古、八思巴等古文字学和民族学等领域均取得重要成就。代表作有《中国通史》(五至十卷)、《中华史纲》、《清朝...
蔡美彪1928年生于天津,194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1949-1952年入学北京大学史学研究生部,并兼任助教。1952年起先后在中国科学院学部语言研究所与近代史研究所工作,蔡先生在五十年代即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是党一手培养起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但即便如此,在“文革”年代,他也被诬为“三名三高”封建遗老的孝子贤孙...
文章是文言文写的,又是“与王国维讨论问题”,大家自然以为作者是与王国维同时代人,以至于1985年蔡美彪访美时,美国学者见他很年轻、说什么也不信他是《辽史王鼎篆正误》的作者。 蔡美彪 事实上,蔡美彪最初并不知道该文已发表;1951年,他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所又以白话文体重写此文,1952年12月发表在罗常培主编的...
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蔡美彪先生于2021年1月14日辞世。他祖籍浙江杭州,1928年3月生于天津。1949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当年考入北京大学研究生部,在导师邵循正先生指导下研究史学。曾在罗常培先生领导的文科研究所做助教。中国科学院成立后,1952年转到语言研究所。1953年调入近代史所,协助...
蔡美彪(1928―2021),浙江杭州人,著名历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二级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元史研究会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理事长,是蒙元史的领军人物。在蒙元史领域取得斐然成绩的同时,他也为《中国通史》的编写殚精竭虑,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著有《元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