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蔡立慧教授团队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自然》论文——通过频率为40赫兹的声音与闪光刺激,可以消除小鼠大脑里的β-淀粉样蛋白,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对大脑的损伤。目前,这种声光疗法已经在2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结果。就在一周前,蔡立慧团队在另一篇《自然》论文中揭开了40赫兹声光刺激起...
2016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蔡立慧教授团队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自然》论文——通过频率为40赫兹的声音与闪光刺激,可以消除小鼠大脑里的β-淀粉样蛋白,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对大脑的损伤。目前,这种声光疗法已经在2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结果。就在一周前,蔡立慧团队在另一篇《自然》论文中揭开了40赫兹声光刺激起...
2023 年 9 月 28 日,由麻省理工学院学习与记忆研究所所长蔡立慧和麻省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 (CSAIL) 计算机科学教授马诺利斯·凯利斯领导的研究团队在Cell上发表了四篇重量级的论文报告了他们的发现,通过分析阿尔茨海默病中发生的表观基因组和基因表达变化,研究人员确定了可能成为新药物靶点的细胞途径。
2016年,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科学家蔡立慧教授团队发表了一篇影响深远的《自然》论文——通过频率为40赫兹的声音与闪光刺激,可以消除小鼠大脑里的β-淀粉样蛋白,延缓阿尔茨海默病对大脑的损伤。目前,这种声光疗法已经在2期临床试验中取得了积极结果。就在一周前,蔡立慧团队在另一篇《自然》论文中揭开了40赫兹声光刺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