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介绍蓝移氢键的概念和相关研究进展,以及蓝移氢键与化学和生物学领域中的关系和作用; 2.综述当前蓝移氢键的理论计算方法,包括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量子化学、分子动力学和多尺度模拟等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3.在当前计算方法的基础上,探讨蓝移氢键中的电荷转移、分子轨道和振动频率等关键因素的理论计算方法,并...
释[11~17].Hobza等人[11]认为蓝移氢键和红移氢键之间 存在着本质不同.对于正常的X—H···Y红移氢键,电 子主要由电子供体内孤对电子轨道进入电子受体内 X—H反键轨道,引起X—H键的伸长并导致红移氢键 的出现.而蓝移氢键形成属于两步过程,第一步稳定 ...
振动光谱分析表明不能根据质子供体分子chx3的固有偶极矩对ch键长的导数来判断红移氢键和蓝移氢键 吡啶与CHX3(X=F,Cl,Br,I)形成分子间红移和蓝移氢键的理论研 吡啶与CHX3(X=F,Cl,Br,I)形成分子间红移和蓝移氢键的理论研究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复合物C5H5N…CHX3(X=F,Cl,Br,I)分子间C-H…N和...
蓝移氢键与正常的红移氢键有着不同的红外光谱性质,它的主要特征是电子 供体X.H键收缩,伸缩振动频率增大,发生蓝移。目前,对蓝移氢键的起因主 要有两种流行的理论解释,一是Hobza提出的电子密度重新排布,另一种是 Wehlll01d提出的轨道重新杂化解释。值得注意的是前面所研究的蓝移氢键主要 集中在直接参与氢键形成的...
负电子牵引。羰基C等于O与水分子H-O-H之间可以形成氢键,在氢键形成的过程中,水分子中带负电的氧原子与羰基中的带部分正电荷的碳原子之间形成了氢键。
发现体系中分子的羰基缩短了,也证明了红外中羰基是蓝移的。
双接触蓝移氢键PH2…Y的理论研究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 在MP2/6-311++G(d, p),MP2/6-311++G(2df, 2p),MP2/6-311++G(3df, 3pd)和QCISD/6-311++G(d, p)水平上, 研究了H2PF和H2POH作为质子给体与N2,HF,HCl与Cl-作为质子接受体的分子间双接触弯曲氢键PH2…Y. 计算结果表明: 6种复合物中...
通常,质子给体H —x键拉长,伸缩振动频率减小,形成红移双氢键.理论计算发现∞J ,“,Be和M g等的氢化物可与H CF,等形成蓝移双氢键,H —C键长减小,频率蓝移,这里Paul i 排斥和核间排斥被认为是蓝移的原因.在传统氢键中,分子间超共轭是形成红移氢键的根源,而重杂化是形成蓝移氢键的重要因素∞J .我们的研究...
蓝移氢键 1. Theblue-shifted H-bonds between HNO(HNS) and (HF)1≤n≤3 are theoretically studied in this paper,using ab initio calculation.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研究了HNO(HNS)与(HF)1≤n≤3形成的蓝移氢键。 更多例句>> 2) Blue-Shifting Hydrogen Bond ...
O蓝移氢键.在复合物HCHO…NH3,HCOOH…NH3,HCHO…NH2F和HCOOH…NH2F中,NH3和NH2F中N-H键伸长,存在N-H…O红移氢键.利用自然键轨道(NBO)分析表明,电子供体轨道和电子受体轨道之间相互作用的稳定化能、电子密度重排、轨道再杂化和结构重组是决定氢键红移和蓝移的主要因素.其中,轨道间稳定化能属于键伸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