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024长江文明论坛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当天下午,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蓝勇以《彰显世界大河上游文明的特色 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为题,进行了分享。一直以来,蓝勇都在围绕长江文明作研究,尤其是近5年间,他带领团队走遍了长江上游川江流域的所有辅道和支流所...
如果仅从以上两条史料来看,天宝元年以前的三泉县应该在利州东北一百五十里、兴元府西南二百五十里、阳平关西南一百二十里的位置,以此位置关系来看,天宝以前的三泉县应该在广元北与宁强县交界之处,可能在嘉陵江的广元市朝天区大滩至三滩间。但记载县西七十里有龙门山,县南十五里有大寒水又与之不合。据《方舆胜览...
5月14日,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会副会长蓝勇做客渝中区枇杷山书院,给近百位文保志愿者和市民带来一场题为《从巴蜀历史文化发现重庆人文精神》的讲座,蓝勇的旁征博引、幽默风趣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这是2023年发现重庆历史文化大讲堂的首场讲座。▲蓝勇教授的讲座幽默风趣。通讯员 何向东 摄...
2022年6月25日,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西南学探索工作坊(第七期)“明清时期西南卫所与地域社会”分别以专题讲座与专题报告形式在线上举行。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蓝勇教授受邀以《西南史地与乡土历史重构》为题展开对西南地域社会研究的专题讲座。讲座由云南大学历史与档案学院院长罗群教授主持,校内外三百余师生听取...
▲蓝勇,现为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西南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历史地理学博士点学术带头人。代表作品有《中国历史地理》《长江三峡历史地图集》《中国川菜史》等。 本文摘自蓝勇教授新书《话语提炼与中国历史研究》 YeBook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的发展有目共睹,特别是大量海外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和观念传...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赵国壮在致辞中提到,蓝勇教授的研究成果填补了学术界的一项空白,对推动与蜀道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具有很高的价值。蓝勇教授在发言 北大教授李孝聪与蓝勇教授相识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蓝勇教授是个奇人,是真正‘迈开腿’去做学问的人。”李教授认为《蜀道:四川盆地历史交通地理》的出版,有利于...
【作者简介】蓝勇(1962-),男,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摘 要】在中国历史上,往往出现地名字面本身不变,但所指代的实际范围发生较大变化的现象,这里我们称为“地名内涵变化”,可以简称“地名涵化”。历史上“川江”一词从唐宋之际出现后,其概念的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早期宋代“川江”曾有...
该书是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蓝勇教授倡导并践行“全路段驴行式”田野考察的一次成功实践,蓝教授及其多届学生断断续续地用了四十余年时间,考察积累、再考察再积累,薪火相继,“手脚并用”完成“蜀道”大著,以实地考察中发现的乡土历史记忆、实地山川形胜、地上文物以及考古资料为支撑,对历史文献进行校证,尝试...
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被引频次 1908 成果数 128 H指数 24 G指数 41领域: 地理学 期刊 93.8% 会议 5.5% 专著 0.7% 其它 0% 总计 128篇 2001年成果数11 2011年被引量180 全部年份 全部类型 全部作者 按时间降序 亦官亦民纽带的源流:川江船帮起源,名实类分与近代转型 2023 - 蓝勇 - 《江汉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