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腾强度名词解释 一、概念 蒸腾强度是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气孔散发的水分量与植物叶面积的比值,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的蒸腾量 (mg/cm) 来表示。蒸腾强度是植物蒸腾作用的强弱程度,也是衡量植物水分利用效率的重要指标。二、定义 蒸腾强度是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量与叶面积的比值,通常用每厘米叶面积...
蒸腾强度并非恒定数值,清晨光照较弱时气孔开启程度低,单位可能仅有2-3g·m⁻²·h⁻¹;正午强光下可能飙升至15-20g·m⁻²·h⁻¹。这种动态波动构成植物水分调控的精密系统,过度蒸腾会导致叶片萎蔫,抑制过度又会阻碍养分运输。 测量蒸腾强度的传统方法存在明显局限。离体称重法需要剪下叶片立即称重,...
在初一科创班的科学公园课程中,一场名为《探究不同植物叶片蒸腾强度差异》的奇妙旅程悄然展开。在这里,同学们不仅系统地学习了蒸腾作用的奥秘,更是在实践中亲身体验了科学的魅力。他们穿梭于林间草地,精心采集各式各样的叶片,从叶片的正面到背面,从新生的嫩绿...
解析 蒸腾速率是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一般用每小时每平方米叶面积蒸腾水量的克数表示(g· m-2·h-1)。简称Tr。通常白天的蒸腾速率是15~250,夜间是1~20.由于叶面积测定有困难,也可用100g叶鲜重每小时蒸腾失水的克数来表示.(蒸腾速率=蒸腾失水量/单位叶面积×时间)。
蒸腾强度如下:单位时间的叶面蒸腾量。随植物的生长阶段、土壤水分状况、气候等因素而变化。一般用每小时每平方分米所蒸腾的水量(g)来表示,即Q=m/(t·S)。式中,Q为蒸腾强度,g/(dm2·h);m为蒸腾的水量,g;t为时间,h;S为叶面积,dm2。
大气湿度从90%降至50%,蒸腾速率可激增3-5倍。 不同生态型植物进化出适应性特征。旱生植物梭梭采用小叶型结构,单位叶面积蒸腾量仅为0.5g/dm²·h,湿生植物水葫芦则达4.2g/dm²·h。中生植物如柳树通过落叶机制调节,秋季蒸腾强度降至生长期的30%。盐生植物柽柳通过盐腺排盐,维持细胞渗透势,使其在盐渍环境中...
蒸腾强度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蒸腾量来表示。 •蒸腾是植物体内水分子由液态转变为气态并从植物体散发出去的过程。 蒸腾作用 •蒸腾作用是植物体自身释放水分,经由叶片气孔散发到周围环境的过程。 •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吸收水分并通过根部上升,进一步通过叶片的气孔散发出去。 蒸腾流 •蒸腾流是指水分在植物体内...
D逐项分析A 选项图 A 曲线显示蒸腾作用强度持续上升,没有体现出在高温时气孔关闭导致蒸腾作用减弱的情况。因为在晴朗高温天气下,温度过高时气孔会关闭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蒸发,蒸腾作用会随之降低,而不是一直上升,所以 A 选项错误。B 选项图 B 曲线前期蒸腾作用强度没有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不符合在一定范...
解析 A.正确 1.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 又称蒸腾强度或蒸腾率。指植物在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上通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量。大多数植物白天的蒸腾速率是15250gm-2h-1,夜晚是120gm-2h-1。2.蒸腾效率(transpiration ratio) 指植物每蒸腾1kg水时所形成的干物质的g数。常用单位:gkg-1。
实验课1:植物组织水势、蒸腾强度的测定(王曼)是【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课程的第28集视频,该合集共计32集,视频收藏或关注UP主,及时了解更多相关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