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巧生 教授 收藏 完善纠错 兰州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研究领域 1.微流控分析;2.分析仪器微型化;3.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包括高分子螯合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在原子光谱分析中的应用、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微流控分析技术和虚拟分析仪器技术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
蒲巧生 教授 收藏 完善纠错 兰州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登录后才能查看导师的联系方式,马上登录... 研究领域 1.微流控分析;2.分析仪器微型化;3.生物传感器研究领域包括高分子螯合吸附剂的合成及其在原子光谱分析中的应用、流动注射-毛细管电泳联用技术、微流控分析技术和虚拟分析仪器技术等。 近期论文 查看导师新发...
蒲巧生教授(ProfessorQiaoshengPu),博士生导师。男,1968年7月生。1989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1992年于高分子化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从事教学工作。1998年于兰州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之后在东北大学(1998-2000年)、荷兰特文特大学(UniversityofTwente,2001-2002年)、美国德州理工大学(Texa...
近期,兰州大学蒲巧生教授团队联合北京工商大学林玲教授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微流控生物传感器,通过编程音频信号驱动搅拌对食源性细菌进行多重免疫检测。相关研究以“A microfluidic biosensor for multiplex immunoassay of foodborne pathogens agitated by programmed audio signals”为题目,发表在期刊《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蒲巧生的学术生涯始于1989年,他在兰州大学化学系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分析化学专业。两年后,他在高分子化学领域取得了硕士学位,并选择留在母校担任教师,开始了他的教学生涯。1998年,蒲巧生在分析化学专业进一步深造,获得了博士学位。此后,他的学术探索脚步并未停止,先后在东北大学(1998-2000年)、荷兰...
赞 分享 科研之友微信新浪微博Facebook分享链接 蒲巧生 兰州大学, 教授 / 科研之友号:71278545 科研之友人员唯一编号 3 项目 260 成果 3876 阅读 97 下载 2993 被引 30 H-指数 主页 成果 相关人员 更多
no. 17), he explored the detection of various biomolecules using innovative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This work highlighted the potential of plastic channels for sensitive analysis without the need for labels.Another notable contribution by Pu was the on-chip micropatterning of plastic microflu...
二维纳米片(NSs)已被广泛用于药物相关应用。然而,对与氧化还原活性相关的细胞毒性机制缺乏全面的研究。 兰州大学蒲巧生 以细胞色素c(Cyt c)为模型生物,基于二维NSs的氧化还原效应,利用微流体技术对其细胞毒性进行了系统评价。通过脉冲流电位(SP)测量和毛细管电泳(CE)监测2D NSs对Cyt c的界面相互作用、溶解和氧化还原...
分析化学蒲巧生欢迎参加本次答题姓名 ___ 教学方式(仅学委填写) 单人授课 校内联合式授课3 海内外联合授课 授课语言(仅学委填写): 中文授课 双语教学 全英文授课 采用教材(仅学委填写) ___ 备课充分,大纲明了,进度合理 选项1 ★ ★ ★ ★ ★ 重视启发,教学严谨,方式灵活,师生互动 选项1 ★ ★ ★ ★ ...
迫切需要对食源性细菌进行早期检测,以确保食品质量并避免食源性细菌疾病的爆发。 兰州大学蒲巧生和北京工商大学林玲设计了一种用Pt纳米粒子修饰的金属-有机框架(Zr-MOF)(Pt-PCN-224)作为过氧化物酶样信号放大器,用于食源性细菌的微流体生物传感。以大肠杆菌O157:H7为模型,其线性范围为2.93×102~2.93×108CFU/mL,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