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出身的李桂强先生,八十年代初便与毛笔结缘,在军队这所大学校逐渐成长,成为当代著名的书法家。2024年10月,广西贵港蒙恬纪念馆开馆庆典暨“笔祖之光"书画作品展征稿,他应蒙氏后人、著名书法家蒙汉良先生诚邀,精心创作了一套四条屏作品参展(详见下图)。李桂强行书杨士学诗四条屏 尺寸 178x49cm x4 材质 安徽...
战将蒙恬的“笔祖”身份由来 公元前223年,也就是秦王朝建立的前夕,蒙恬奉命挥师南下,进攻楚地。在路过自己的家乡项城时,蒙恬便让军队在此地驻扎下来,打算休息一段时间后再上路。虽然蒙恬在外领兵,但依旧需要经常写战报报告给秦始皇。看到兔尾巴突生灵感 由于当时落后的生产力,人们写字非常不便。需要用很硬的竹签...
笔祖秦时蒙恬 笔祖蒙恬:相传蒙恬驻军边疆,经常要向秦始皇奏报军情,而当时文字书写,是用刀契刻的。由于边情瞬息多变,文书往来频繁,用刀契刻字速度太慢,不能适应战时需要。蒙恬急中生智,随手从士兵手中的武器上撕下一撮红缨,绑在竹杆上,蘸着颜色,在白色的丝绫上书写,由此大大地加快了写字速度。此后,又...
浙档知多少|蒙恬为何被称为笔祖? 浙江省档案馆 2023-11-18 14:00 发表于 浙江 编者按: 2023年,浙江省档案馆与浙江电视台新闻频道联合推出《浙档知多少》 (第一季) 微视频.《浙档知多少》以档案为载体,以融媒体为平台,以主持人为纽带,结合《跟着档案去旅行》...
事实上,蒙恬只是秦国毛笔的改良者而已,因此也被誉为“笔祖”。 上世纪五十年代,位于湖南长沙左家公山一处古墓发掘现场,出土了一整套书写工具,其中就包括毛笔。 古墓的年代属于战国时期的楚国,远远早于蒙恬造笔。 因此说,毛笔是古代先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并非蒙恬将军一个人的功劳。 公元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
油脂得以去除,变得更为柔软顺滑,书写起来也更为流畅。经过反复试验与改良,蒙恬终于成功制造出更为精良的毛笔。正因他在文化领域的这一杰出贡献,后人尊称他为“笔祖”。#中国人为何如此疲惫# 蒙恬的创举不仅为当时的书写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更为后世的书法艺术与文化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5笔祖·蒙恬杯全国书画篆刻大赛:融合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蒙恬,这位秦朝的杰出将领与军事家,不仅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闻名于世,更因改良毛笔而被尊为“笔祖”。他的这一创举,不仅推动了书写工具的革新,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弘扬传统文化,纪念伟大的笔祖蒙恬,特决定在山东省蒙阴县举办2025笔祖·...
按照许慎的说法,笔在秦朝之前就已经有了,并非蒙恬发明。此外,1954年在湖南的一处战国时期的楚墓中,就挖出了一支毛笔,这足以证明笔在蒙恬发明之前就出现了。 那么蒙恬“笔祖”的称号真的名副其实吗?小编认为是肯等的,虽然毛笔不是蒙恬发明的,但是蒙恬作为一介武夫,能够对毛笔进行改造创新,使得毛笔更加利于书写,这是...
在赵高执意消灭蒙氏一族的情况下,胡亥便相继将蒙毅和蒙恬给赐死。蒙恬身为大将军,手下将士不在少数,本可以反叛,自立为王。可念及蒙氏一族三代为秦国呕心沥血,不忍辱没了家族名声,最终选择了自杀。蒙恬作为“笔祖”,不仅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更是一位拥有赤子之心、立志报国的大将军。但他最终却成为了...
蒙恬也被后世尊称为“笔祖”。当然这都是人们的传说,是不是真的很难考据,也许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吧,根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10年冬,秦始皇嬴政在游会稽的途中患病,不久秦始皇在沙丘病死,赵高担心扶苏继位,蒙恬得到重用,对自己不利,就扣住遗诏不发,与胡亥密谋篡夺帝位。又联合李斯和他们合谋,假造遗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