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复璁欲收购珍本古籍,广东请叶恭绰,上海请光华大学校长张寿镛、暨南大学校长何炳松负责。 蒋复璁冒险经香港潜往孤岛上海,途中发现日伪特务跟踪,化名蒋明书,与郑振铎、张元济等爱国人士组成的文献保存同志会一起抢救沦陷区的珍本古籍。 吴...
一开始去往台湾的时候,蒋复璁是想要带着妻儿一起去的,毕竟在他此前的人生中,总是“抛弃”他们,独自前往各种危险的地方寻找古籍,因此,50岁的他只想用剩余的人生去弥补妻子和孩子。 但是,当时去往台湾的票很少,难以买到,再加上许多国民政府官员利用自己的权力,携家眷前往台湾,蒋复璁无权无势,无法为家人抢到一票...
西行的道路坎坷艰辛,既要躲避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还要预防溃兵土匪的趁火打劫。即便困难重重,蒋复璁还是将130多箱国宝,共计3万余册珍稀古籍安全地运到了重庆。3年后,蒋复璁在陪都重建亚洲顶尖的中央图书馆,并出任第一任馆长。1945年,全面抗战取得胜利。蒋复璁松了一口气,在他看来,图书馆的藏书终于安全了...
他与梁先生的订交,是在民六与民七之间,梁先生在读到《墨子哲学》后,与他通信,后来在胡先生赴天津南开学校讲演而见面的。民国二十年,在“九一八”之后,柏林普鲁士科学院因法国学院举了罗振玉氏为通讯员,所以德国汉学教授福郎克博士Dr. Otto Franke也想举一中国学者来作普鲁士科学院的通讯员,这也是国际学术...
1924年至1926年,蒋复璁在清华大学任教。1926年,北京图书馆落成,他被任命为编纂,专司中文图书编目工作,期间他深入研究,主张对传统图书分类进行革新。1930年,浙江省政府选派他赴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并在普鲁士邦立图书馆担任客座馆员。1932年学业有成后,他回国,担任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主任,致力于《...
《珍帚斋文集》《蒋复璁文集》 字 美如 号 慰堂 所属专题 昆曲 浙江海宁硖石镇人,为江南藏书家蒋光煦曾孙。192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在清华大学讲学、国立北平图书馆担任编辑兼中文编目组组长、北京大学任讲师。1930年赴德留学,研习图书馆学。1933年任国立中央图书馆筹备处主任。1940年,任国立中央图书馆首...
身处社会动荡社会,很多事情都言不由衷,蒋复璁只能先选择去做对的事,他为了能兼顾家庭和事业,经常往返各地。 国民党败逃台湾,他虽被要求一同前去,但他还是想让妻子与一群孩子一同前去,奈何当时去台湾的飞机资源紧张,他无力为家庭争取到机票。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去台湾以后会失去与家人联络的机会,很多人去世前都...
蒋复璁先生在其生涯中获得了多项荣誉和殊荣。他被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的院士,这标志着他在学术界的杰出贡献。他先后荣获了韩国成均馆大学和美国圣约翰大学的名誉博士学位,以及罗马教廷的“圣额我略高级爵士”称号,这些都是对他卓越学术成就的高度认可。在他于1983年退休之际,台湾当局对他表示了...
蒋复璁的一通信札 蒋复璁(1898-1992)字美如,号慰堂,别号未唐。室名珍帚斋。海宁硖石人。他是现代学者,清末著名藏书家别下斋主人蒋光煦之曾孙、书法家蒋方夔之子、军事家蒋方震之侄。 蒋复璁在一九四〇年任中央图书馆首任馆长。抗战时期曾多次在上海等地抢救、收购善本图书数万册。一九五〇年由香港至台湾大...
作者:蒋复璁 刊名:湖北文献 卷期: 第52期 出版时间:1979-07-10 关键词: 沈刚伯 教育 我认识沈刚伯先生,大约是在民国廿三年间,当时我在南京奉命筹备国立中央图书馆,刚伯则执教于中央大学。不过我对刚伯却是闻名已久,早时常听到朱骝先先生及友人伍叔傥先生谈起,只是尚无缘识荆而已。骝先先生对刚伯极为推重,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