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唐诗读书笔记 蒋勋先生主讲《唐诗》,从“唐诗”这个题目讲起,引经据典,从字词句中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唐诗的魅力。 第一讲:唐诗的黄金时代 1.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2.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朝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 3.唐诗的创作...
蒋勋的原话不是针对儿童读诗的:“我希望这首诗可以是被忘掉的东西,有一天把它忘得干干净净了,也许在某一个月圆之夜,在某一个角落,忽然一个句子跑出来,那个时候才是这首诗影响最大的时候。”“好的诗不是专业研究的对象,好的诗是活在口边的,它常常被人脱口而出,契合了生命在刹那的状态和体验。”“希望大...
传统与创新,就是在一个旧形式当中,放进新的思想情感。今天我们所说的现代诗或者新诗,的确有点远离传统,慢慢地失去了广大的读者,因为这些诗好像很难唤起人们心里的共同情感。可是那些民谣的调子,大家熟悉了以后,会有种共同情感埋藏在心里面。我每次读唐诗的时候,总是感觉到这些诗人真是非常厉害,因为那个形式本身是大...
我找到一个听蒋勋老师讲唐诗宋词的音频,放上来供走路时、做家务时,或者我们的眼睛需要看向美丽辽阔的景色,嘴里需要品尝芬香的清茶,而我们的身体,安放在哪个山水的躺椅里时,不妨听听音频,好好的享受下诗词世界的美不胜收吧!
在本书中蒋勋老师用十个章节来讲述他心中的最精彩的一百首唐诗,他心中最好的唐朝诗人,从魏晋到晚唐,从文学到美学,从张若虚到李商隐,充满诗意,充满禅机,娓娓道来,好看,好读,好美。 老师说唐诗之所以为唐诗,是因为生在大唐盛世,诗人体验了这种繁华和绚丽,又感受到了此之背后的残酷与孤独。在一个相对自由和开放的环...
今天再次读了一会儿《蒋勋说唐诗》,蒋勋老师讲诗歌和叶嘉莹先生讲诗歌一样举重若轻,化繁为简,让人一读就停不下来。今天主要读了诗圣杜甫极其诗歌,心里难受了好半天。蒋勋老师说《石壕吏》最令人痛的一首诗。妞妞一直干扰,来不及细细梳理我的感受,略略记下几点笔记,待闲暇细细回味梳理感受。
蒋勋说唐诗的第一讲的摘抄100字 以下的遈唐诗: 杨炯的《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孟浩然的《送杜十四之江南》: 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
《蒋勋说唐诗》的读书笔记 在这本书中蒋勋老师以一种特别的视角来解说唐诗的繁华,使人耳目一新的同时也增添了对唐诗的另一种理解。 蒋勋老师认为从魏晋南北朝开始的三百多年一直是琢磨“唐诗”这颗珍珠的过程。唐诗是诗歌到唐代一个水到渠成的阶段。前人语言的积累和唐朝开放*使得唐代的诗人也有一种生命的开放*,...
唐朝就像汉文化一个短暂的度假期,是一次露营,人不会永远露营,最后还是要回来安分地去遵循农业伦理。为什么我们特别喜欢唐朝?因为回想起来,这一年最美的那几天是去露营和度假的日子,唐朝就是一次短暂的出走。 我总觉得诗是一个遗忘的过程,越忘得干净它越容易跑出来跟你对话。我相信好的诗不是专业研究的对象,好的...
当你读唐诗时,意思懂还是不懂,都不是那么重要,你忽然觉得那个声音是那样好听。唐诗的形式已经完美到了极致,所以唐代是诗的盛世。唐代不仅在美术史上是一个花季,在文学史上也是一个花季。我们常常说最好的诗人在唐代,这其中多少有些无奈,可那真的是诗的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