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中展出的古代名人画像。本报记者 白继开 摄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许多古代名人形象都经由蒋兆和先生之笔进入公众视野——李白、陶渊明、苏东坡、白居易等文学巨匠,张衡、祖冲之、李时珍等古代科学家、医学家...展览中,观众将欣赏到蒋兆和创作的多幅杜甫画像,他以自身为原型,寥寥几笔勾勒出“诗圣”的风骨。展览中...
蒋兆和先生与杜甫的情怀有相似之处,杜甫既写山水又写苦难,而蒋兆和先生一辈子没有画过壮丽河山,专注于画那些受苦的可怜人。因为他也是自幼饱经沧桑,对灾民的痛苦有直接的体验和恻隐之心。蒋兆和先生典型的南方人相貌,好像我们在街头常常见到的消瘦老者,不像艺术家,而是像位农民,一脸的慈悲、老实,一脸的苦难、郁结。
那一刻,蒋兆和甚至觉得自己就像是杜甫的影子,像是杜甫借用他的手将自己的面貌一一还原在画纸之上。这两个忘年交好像在这一刻正式见了一面,一起宴饮畅谈,惺惺相惜。最终这幅画作如约完成,蒋兆和按照自己的想法,把它发表在了刊物之上,让它可以借着这传播渠道,让世人看一看,他蒋兆和心目中的杜甫是个什么模样...
1950年,蒋兆和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随后,他便受邀绘制李时珍与祖冲之的画像。过了不久,因为国家需要,蒋兆和再次临危受命,开始绘制杜甫的画像。这次的绘画,又把蒋兆和难住了。杜甫仅有诗文传世,并没有描写其容貌的句子。诗文中展示的也仅是杜甫悲惨的一生,这也不能看见他的全貌。正当蒋兆和头疼时,他突然也想到...
杜甫画像的传奇:蒋兆和如何让诗圣复活 杜甫画像有一种神奇的魅力,以至于杜甫画像的二创成为了一种现象,似乎每个人看到杜甫画像都有一种共鸣,那么这幅画像的作者是谁,大家知道吗?杜甫画像之父是现代画家蒋兆和。#杜甫画像#杜甫#蒋兆和#古诗词#艺术在抖音
这幅杜甫画像的原型是作者蒋兆和本人,他在画的右边题款:“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千载岂知逢新世,万民欢唱大同时。我与少陵情殊异,提笔如何画愁眉。” 李时珍《本草纲目》序言里的一句“予窥其人,晬然貌也,癯然身也”,这个形容让蒋兆和想到了萧龙友先生。萧龙友是蒋兆和的老丈人。 @唐哲同学 【...
蒋兆和1959年作品:杜甫画像 【酒香阁画院】前几年被魔改,号称万能杜甫的蒋兆和《杜甫画像》。作品题字: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千载岂知逢新世,万民欢唱大同时;我与少陵情殊异,提笔如何画愁眉。 这是一幅很出名的人物画,曾收录在课本中,前几年被魔改,号称万能杜甫,一时成为“网红”,上图即为蒋兆和先生...
冷知识:杜甫很忙这幅画,其实出自于蒋兆和之手 实际上,这幅广为人知的杜甫画像是由我国著名画家蒋兆和所绘制的。而杜甫的原型正是蒋兆和本人。在1949年之后,新中国决定重新为语文教材中的古代名人绘制画像。给杜甫绘制画像的任务便交给了蒋兆和 。蒋兆和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却未能找到关于杜甫相貌的具体描写,而任务又...
因此,杜甫画像的原型不是杜甫本人,而是蒋兆和本人。 在画像的右边,他提款道: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千载岂知逢新世,万民欢唱大同时。我与少陵情殊异,提笔如何画愁眉。” 蒋兆和,1904-1986,四川沪州人。创作以骨法用笔为基,融汇西画造型之长和山水画的皴擦点染技法,画风质朴、深邃,笔墨精湛娴熟,人...
因此,画像中的人物根本不是杜甫,而是蒋兆和本人。拿杜甫画像和蒋兆和本人对比一下,是不是相似度达到90%以上?与其说画的是杜甫,还不如说画的是蒋兆和自己。 既然杜甫画像不是杜甫本人,那画像跟杜甫本人到底有几分相像? 杜甫的真实长相已经成为一个永恒的迷,我们极有可能永远都不知道杜甫到底长得是什么样子,但可以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