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博尼哥罗起义,亦称“爪哇战争”。印度尼西亚蒂博尼哥罗领导的爪哇人民抗荷起义。蒂博尼哥罗(Pangeran Diponegoro,1785—1855)为爪哇日惹公国王子。1825年以复兴伊斯兰教、驱逐异教徒为号召,发动抗荷起义。起义扩及爪哇大部分地区。同年10月,蒂博尼哥罗建立伊斯兰教王国,自称爪哇苏丹。后荷兰利用梭罗公国力量加以镇压,...
荷兰人的确已经知道蒂博尼哥罗是不喜欢他们的。蒂博尼哥罗眼看日惹州长(纳赫斯)在王宫中推行欧洲风习和服装,心里很气愤。他看见租赁给欧洲人的土地愈来愈多,纳赫斯自己也开辟种植园,心里更加愤慨。因此,他愈来愈少到日惹去。欧洲学者没有一个认识到蒂博尼哥罗之所以不满,是由于被委任为摄政的并不是他一个人...
在斯拉朗,蒂博尼哥罗与其叔父莽古甫美联手,发起了反对欧洲人的圣战,起义总指挥部在此建立。不满殖民统治的77名封建贵族积极响应,携族加入起义军,伊斯兰学者奇阿依·摩佐带领大批学生投奔起义队伍,起义军迅速壮大到6万多人。蒂博尼哥罗领导的起义分为三个阶段,采用游击战术,多次击败殖民军。1825年10...
然而,1825年7月,荷兰殖民者以开辟公路为借口,侵犯了德卡列佐的伊斯兰墓地,并炮轰了用于讲经的王宫,甚至试图逮捕蒂博·尼哥罗。在这样的挑衅下,蒂博·尼哥罗毅然决然,于7月20日在斯拉朗升起起义的旗帜,引起了6万多名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积极响应。起义军以斯拉朗为基地,采用灵活的游击战术,不断挫败...
蒂博尼哥罗战争虽然是由封建主领导的反殖民起义,但起义军的主体和在整个战争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占印尼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因而具有鲜明的人民战争性质。起义队伍歼灭殖民军1.5万余名,使殖民者消耗战费2000万盾。起义群众惩办了许多殖民官吏,烧毁了无数种植园,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打击,这次起义是19世纪上半期印度尼西...
蒂博·尼哥罗起义(Intifadah Dipa Negoros,1825~1830) 19世纪上半叶印尼爪哇人民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民族起义。领导人为日惹王国亲王、伊斯兰教领袖蒂博·尼哥罗(1785~1855),故名。1816年,荷兰殖民当局重新恢复对印尼的统治。残酷的殖民经济剥削和掠夺,政治上的欺压和对穆斯林的宗教歧视,致使日益尖锐的民族矛盾全面激化...
印尼蒂博尼哥罗起义 1825~1830年,在民族英雄蒂博尼哥罗领导下,印度尼西亚人民进行了一次反对荷兰殖民统治的大起义。 蒂博尼哥罗出生在王公家庭,是爪哇日惹苏丹的庶子,曾任日惹公国的摄政,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和学者。他深感国土沦亡、主权丧失之痛,决心驱逐荷兰殖民势力,重新建立一个符合伊斯兰教教义的独立强国。
苛捐杂税遍地,限制封建王公权力并蚕食其领地,这严重触犯了封建主的利益,引发了他们的强烈不满。1825年,蒂博尼哥罗王子在斯拉朗起义,反对荷兰殖民者的暴政,起义大旗由此树立。在这一系列的斗争中,爪哇人民为了自由和生存,前赴后继地进行反抗,他们的英勇事迹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蒂博尼哥罗前往马吉冷与荷兰殖民者谈判,因拒绝投降而被捕。起义失败了。蒂博尼哥罗起义是印度尼西亚人民斗争史上的光辉篇章,坚持长达5年的大起义,歼灭了1.5万殖民军,惩办了许多罪大恶极的殖民官吏,烧毁了大量的种植园,揭开了民族解放斗争的序幕,蒂博尼哥罗起义在历史上也称为爪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