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葬,是不占土地的葬式。上海的树葬方式,有3种:1、将逝者骨灰放入可降解骨灰盒内,再埋在树下或草坪上。树葬的优点:节约土地;环境优美;不占地面,不立墓碑。树葬的缺点:骨灰易磨损;必须有固定的位置;容易造成环境污染。上海至尊园静园公墓_上海墓地 二、 花坛葬 花坛葬是以花坛形式安置逝者骨灰的安葬方式...
新型殡葬方式有很多,其中一种叫做钻石葬,钻石葬就是将骨灰中的碳元素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提取出来,通过特殊的压机压成钻石,经过打磨后制成项链或者戒指,这样就可以让活着的亲人带在身边,永远陪伴在身边。不得不说,这真是一种高级的殡葬方式。另一种殡葬方式也很独特,那就是树葬,死者生前会选择一棵小树苗,等到...
葬具主要是木质棺椁和用苇草等编织的席子,极个别墓则以石板和陶器为葬具。 葬式 以仰身直肢和俯身直肢葬为主,另有少量的屈肢葬和侧身葬。腰坑是指在墓底中央墓主腰部下的位置有意挖出的小坑,坑内殉牲或葬物,较高等级的墓葬还常见有殉人。它是商代墓葬的显著特征之一。见有殉人和人牲:殉人是为墓...
据了解,青塘遗址发现于1959年,2016年至2018年正式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三年来,总计发掘面积54平方米,发现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早期连续的地层面积,清理出墓葬、火塘等重要遗迹,出土古人类化石、打制石器、穿孔石器及动物骨骼化石等各类文物标本一万余件,尤其是发现了华南地区可确认葬式最早的墓葬、广东最早的陶...
中国古代宋末元初时,山西太行山一带的一种陋俗。古人六十岁,称为花甲。到了花甲的年龄,就要被其家人活埋,故称花甲之墓。宋元时太行山一带习俗。人到六十开始在未建好的桃形墓中生活,每顿饭由其家人送去。送一次饭砌一块砖,直到墓顶合拢。这种墓就是花甲之墓,简称花甲墓,也叫花花墓。这也...
代客祭扫业务量逐渐提高 近几年来,除了葬式选择上更加生态环保,家属们在祭扫方式上也有了很大的转变。济南金陵慈航园自2015年开园以来,在每年的清明节和寒衣节都会推出代客祭扫及相关服务。近两年,该陵园清明节期间代客祭扫服务的家庭越来越多。礼仪师在墓位前摆放供果、点心、鲜花等 济南金陵慈航园销售经理陈京...
只有当人们真正理解并接受这种理念时,才能自然而然地选择和接受各种生态节地葬式。因此,推广生态葬不仅需要政策的引导和奖励,更需要文化的熏陶和教育。墓地价格飙升,但未发现“炒墓现象”近日,南京市民丁女士在普觉寺墓园扫墓时,意外发现墓地价格已大幅上涨。她回忆起上世纪90年代初,为爷爷迁坟时这里的墓价仅需...
如今,家庭合葬墓已经成为国内墓园主推的其中一种节地生态葬方式。经调查,在国内一些家庭的父辈、祖辈都葬在一个陵园里面,每次祭奠的时候都要走好几个地方,而如果采用家庭合葬墓的方式,就能把逝去的亲人葬到一起,且后人只需买一个墓就可以了。这样的节地生态合葬方式,不仅节地环保,耗材少且价格相对更亲民、实惠。
堆肥葬通过自然分解的方式,告别了火葬的高能耗与污染。遗体与有机物质如木屑、草屑等混合,经过微生物的分解,最终形成富含营养的土壤。整个过程耗时约3至6个月,能耗仅为火葬的三分之一,且不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然而,这一前卫而独特的做法,却遭到不少人的误解与抵触。有人认为,把亲人的遗体转化为肥料,似乎...
[探索·发现]二次葬是新石器时代常见的葬式之一相关推荐 [探索·发现]保存完好的随葬车毂 [中国影像方志]连平篇 建筑记 [大手牵小手]客家方言山歌《噢嘿一声歌成河》 演唱:南水村客家山歌队 [记住乡愁]客家古村 崇文重教 《地理中国》 20160505 奇居之地·林寨四角楼(上) [探索·发现]多年的苦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