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字:董燧】【拼音:DONG SUI】【字号:字兆时,号蓉山】【所属朝代:明代】【生卒年代:】【籍贯:江西临川人】【人物简介:明代学者、官吏。嘉靖举人。仕至南京刑部郎中,有文集。像取自清道光修《江西乐安董氏宗谱》。】
古籍名: 王心齋先生年譜2卷 作者: [明]董燧 版本: 民國鉛印王心齋先生集本在线阅读>>> 是 [图/文] 内容简介本书收藏在网络版/六府文藏中,请使用网络版客户端在线查阅全文。相关古籍善本*顔習齋先生年譜2卷 [文] *閩粤巡視紀略6卷 [文] *大清縉紳全書 [图/文] *翁鐵庵年譜1卷 [图/文] *安祿...
董燧不仅守案不移,反而“持之益力”,以“不有死盗,则有死职”回复,使卢尚书甚为恼怒。加上卢尚书素来不喜欢讲学,而董燧主新泉会讲如故,因此,卢尚上书极恶董燧。官场上受到排挤、年岁已高的董燧便辞官归乡,时为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那年董燧61岁。 在董燧回乡后的20余年中,流坑董氏对其宗族和流坑社区...
明朝时期流坑的董燧为了修谱,与周边董氏密切频繁联系、保持董时望的做法,加强与各地研究修正宗谱,为以后各地的宗谱的统一进行了很大的努力。董燧(1503—1586),字兆时,行伏五,号蓉山,举人,官至大明中宪大夫(正四品)、刑部郎中,为流坑董氏胤昂房第二十二世之裔,亦为朝廷御史、进士董时望之孙。明嘉靖四十二年(...
流坑中巷,古代流坑的“富人区”。 流坑村经董燧重新规划、改建后,原来密如蛛网的小巷,逐渐形成“一横七纵”八条较宽街巷,每条街巷都有各自的名称。纵巷中从北面数第3条,南面数第5条即为中巷,是八条巷道中最长、最直的一条。分布在中巷具代表性的古建筑众多,有理学名家、升腾书屋、肇修堂、守正堂、日...
董燧 编辑词条 董燧(1503-1586),江西省乐安县流坑人,明代理学家,学者。为流坑董氏第二十二世,文肇·淳派胤昂房人,明代进士、监察御史董时望之孙。董燧于嘉靖十年(1531)中举,历任湖广枝江县知县、福建建宁府同知、南京刑部郎中等职,至万历改元,诏赐四品服色,进阶中宪大夫。他从政清廉,不附权事,有能吏的美...
董燧,董燧(1503-1586),江西省乐安县流坑人,明代理学家,学者。为流坑董氏第二十二世,文肇·淳派胤 昂房人,明代进士、监察御史董时望之孙。董燧于嘉靖十年(1531)中举,历任湖广枝江县知县、福建建宁府同知、南京刑部郎中等职,至万历改元,诏赐四品服色,进阶中宪大夫。
董燧施计马犯洲 自罚戒众正规约 明代嘉靖四十二年(1663),时为南京刑部正郎的董燧(号蓉山),因秉公办案,得罪了权势,受人排挤,加上已年逾花甲,他便毅然放弃仕途生涯,回到自己的家乡流坑。回家后,蓉山一心致力于其宗族建设和流坑的整治与完善,其中包括与其他人士制定村规民约,以维护家族利益和促进各项事业的发展...
根据明朝时期董燧发动的大修谱,重新修谱有: 1、《董氏族谱本源图传》(流坑。Jpg):居士清然→万一,万二;万一生尚一。尚二、尚三;尚一生二子:仲一,讳全,德兴海口派;仲二,讳含,宜黄北源派。尚三,生一子:仲五,讳合,乐安流坑派,即始迁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