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淳锷,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学术经历 1.2000-2004年,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学学士。 2.2004-2006年,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学硕士。 3.2006-2009年,中山大学法学院,法学博士。 4.2010-2012年,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5.2007年获中华发展基金会资助,赴台湾高雄大学法学院访学。 6.2008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联...
3月10日至11日,我院副院长董淳锷教授、史欣向副教授带领研究团队赴贵阳市开展实地调研。调研行程一 3月10日,董淳锷、史欣向副院长带队走访了贵阳南明经开区。上午,调研组首先来到南明经开区“北翼”区域,实地察看红岩地块,并与当地开发建设负责人进行交流,详细了解该区域的开发进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未来产业规划...
董淳锷,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入选“中国法学会研究会青年人才”“广东省立法工作专业人才”;兼任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
???董淳锷,法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领域为:公司企业法、合同法、法律实施机制、企业法律风险防控等。 ?二、学术职务 1.中国法学会商法学研究会理事 2.广东省人民检察院第三届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3.广东省“七五”普法讲师团成员 4.广东省法学会民商法学研究会秘书长 5.广东...
董淳锷的学术与学生工作经历如下:1997年至2000年,他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第一中学就读高中,期间担任学生会主席,展现了他的领导才能和组织协调能力。接着,2000年至2004年,董淳锷考入中山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学学士学位,并在学院担任学生会主席,进一步提升了他的法律专业知识和团队管理经验。2004年至2006年...
构建“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①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之一。理论共识认为,良好的法律规则需依赖有效的实施机制才能实现立法目的,唯需讨论的是“有效的实施机制”是什么?既有文献中的多数观点认为,“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是法律的基本特征。或许是受此观念指引,不少研究将法律实施低效和法律实效缺失归因于...
董淳锷教授的学术成果丰富多样,他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法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是他的主要论文摘要:在2011年的《中外法学》第4期上,他发表了独著论文《公司法改革的路径检讨和展望:制度变迁的视角》,此篇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11年第12期选为转载。接着,他深入探讨了《法律规避下的契约私人...
根据这些特点,董淳锷老师在实践教学中坚持“法条为基,理论为本;方法先行,体系思维;立足本土,展望国际;提倡论证,鼓励辩论”的教学理念,采用“问题导向,启发思维;实例切入,阐释难点;常用比较,凸显重点;双向互动,及时调整”的教学策略,以“三三制”原理为...
董淳锷,中山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本文载于《社会科学》2023年第9期 目录 引 言 一、规则体系的梳理与经营者行为性质的辨析 二、经营者欺诈“故意”的类型区分与动机判别 三、提供虚假信息与隐瞒重要事实的具体情形 四、消费者因欺诈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意思表示 ...
董淳锷先生在学术生涯中多次获得海外访学的机会。在2007年,他有幸得到中华发展基金会的资助,得以前往台湾高雄大学法学院进行一次深入的短期访问,这无疑为他的学术研究增添了宝贵的国际视野。紧随其后,2008年,他的努力再次得到了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认可,参与了“联合培养博士生”项目。这次他有幸踏上了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