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2月1日,董必武在第一套人民币上写下“中国人民银行”六个字,果真字字千钧。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董必武站在毛泽东同志身边,一睹开国大典之盛世颜。 历史不会忘记,人心皆有回响。 1975年3月5日,董必武在病榻上写道:“九十光阴瞬息过,吾生多难感蹉...
董必武(1886年3月5日-1975年4月2日),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号壁伍,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01 英雄往事 董必武1886年生,1903年考取秀才.1905年考入湖北"文普通"学堂,1910年毕业,获清朝学部授予的拔贡...
董必武(1886.3.5-1975.4.2),原名董贤琮,又名董用威。早年加入同盟会,参加了辛亥革命。1920年夏秋,他与陈潭秋等人在武汉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8月间,董必武出席了中共一大,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故居位于红安县城关镇民主街24号。董必武故居是董必武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生活成长求学的地方,朴...
1917年,段祺瑞在北京撕毁约法,董必武响应孙中山先生号召,回湖北组建鄂西靖国军,并担任了靖国军总司令蔡济民的秘书。不过,随着蔡济民被军阀刺杀,董必武随后又在心灰意冷之下,转而回武汉教书育人。两次革命,两度失败,这对董必武打击很大,不过,就在董必武心灰意冷之际,他却认识了自己一生的挚交李汉俊,正是在...
新中国成立时,除了周恩来总理,还选出了四位副总理: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我们之前已经介绍过陈云、郭沫若、黄炎培了,下面再来说说董必武,为什么能成为副总理,而且排名第一。在新中国的第一代领导人中,董必武的年龄比较大,革命资历也比较深。董必武出生于1886年3月5日,与朱老总同龄,但生日比朱老总大,...
1972年的时候,88岁的董必武又一次站在了中国政坛的最前沿。他临危接受任命,代理国家主席,变成国家发展进程里的关键人物。在那个动荡的年代,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却挑起了重担,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不过呢,在不断变化的历史当中,很少有人知道,董必武的家族在不同的时候,也用自己的方式为国家...
大浪淘沙,牺牲的,叛变的,脱离的都数不清,可是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陪同教员从头走到最后的,唯有董必武一人。从革命年代开始,党内尊崇董必武为董老,一则他年纪大,二则他资格老。光绪年间,18岁的董必武考中秀才,秀才非常难考,社会地位非常高,有不用交税,见官不跪种种特权,放在现在,考进省厅的公务员,可...
董必武,原名贤琮,号壁伍,1886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城南街大井坎一个贫苦教师家庭。1903年,他参加科举考试,中了秀才。同年8月,赴武昌参加乡试,因路过巡抚衙门,到门口观望了一下,被守卫诬蔑为“窥探官衙”,遭到一顿殴打,愤而弃考回乡。董必武从此看清了清朝腐败的真面目。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的消息传到...
为适应革命与战争的需要,1933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创办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张闻天任校长,杨尚昆任副校长,1932年从苏联回国的董必武被任命为教务长。杨尚昆调离后,他即接任副校长,由于当时的校长几经变动或由组织部部长兼任,董必武实际主持着这一时期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的日常工作。对于学校的各项具体事宜,董必武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