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表明,夏季黄海中部的底层存在凉水,否则冷水性鱼类不可能生存。50年代,我国海洋学前辈赫崇本先生深入研究后指出,冷水团存在于夏季的黄海中部底层,其成因是冬季形成的本地水团;黄海冷水团存在季节性变化,初夏开始形成,秋季逐渐消失。 黄海冷水团是世界温暖海域少有的可用于养殖三文鱼的冷水资源。它属于浅源冷水团,20—30...
作为太平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黄海是一个半封闭浅海。每逢夏秋季节,位于黄海中部洼地的深层海水温度比其他海域都低,于是,物理海洋学家将该水体命名为黄海冷水团。“十二五”期间,董双林团队开始谋划利用黄海冷水团资源养殖优质鲑鳟鱼类,创建黄海冷水团国家远海养殖试验...
早在上世纪20年代,渔民们就发现,夏季在黄海中部的海底可捕到鳕鱼等冷水性鱼类。这表明,夏季黄海中部的底层存在凉水,否则冷水性鱼类不可能生存。50年代,我国海洋学前辈赫崇本先生深入研究后指出,冷水团存在于夏季的黄海中部底层,其成因是冬季形成的本地水团;黄海冷水团存在季节性变化,初夏开始形成,秋季逐渐消失。 黄海冷...
2021年6月21日,在距离青岛西海岸新区120多海里的黄海冷水团海域,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的“深蓝一号”网箱中的三文鱼正式收鱼。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由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团队提供技术支撑,自“十二五”起,董双林教授便带领团队开始谋划利用黄海冷水团资源养殖优质鲑鳟鱼类,历经十多年的技术攻关,建立了(沂蒙)...
董双林算了一笔账:黄海冷水团拥有5000亿立方米水体,如果1000立方水养一尾鱼,就可以养5亿尾;按每尾鱼4千克计算,就是20亿千克;如市场售价每千克40元,产值就近千亿元。 其潜在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黄海冷水团现代海洋牧场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养殖工程,还是一个通贯三产的新业态,可带动鱼类苗种繁育、水产动物饲料和疫苗生...
“黄海冷水团的体积是5000亿立方米,据初步估算,它可以形成一个千亿级的海水三文鱼养殖产业,形成一个海洋经济的新增长点。”中国海洋大学原副校长董双林教授介绍。 近几年他把目光瞄准了距日照东岸130海里、位于海平面20米以下的黄海冷水团。那里的水温,适合高价值的三文鱼生长。在温暖海域养殖三文鱼,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的...
董双林算了一笔账:黄海冷水团拥有5000亿立方米水体,如果1000立方水养一尾鱼,就可以养5亿尾;按每尾鱼4千克计算,就是20亿千克;如市场售价每千克40元,产值就近千亿元。 其潜在的经济效益更为可观。黄海冷水团现代海洋牧场产业不仅仅是一个养殖工程,还是一个通贯三产的新业态,可带动鱼类苗种繁育、水产动物饲料和疫苗生...
2021年6月21日,在距离青岛西海岸新区120多海里的黄海冷水团海域,青岛国家深远海绿色养殖试验区的“深蓝一号”网箱中的三文鱼正式收鱼。黄海冷水团养殖三文鱼由中国海洋大学董双林教授团队提供技术支撑,自“十二五”起,董双林教授便带领团队开始谋划利用黄海冷水团资源养殖优质鲑鳟鱼类,历经十多年的技术攻关,建立了(沂蒙)...
“黄海冷水团鱼类养殖可以称为世界水产养殖史上的创举,是温暖海域规模化周年养殖鲑鳟鱼类的首次尝试。”从1992年在青岛海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如今年逾六旬的董双林还在开发着新的冷水鱼品种,继续耕牧海上粮仓。 提高海洋食物生产能力,“藏粮于海”,保障粮食安全,是他不变的追求。“相对于古老而又浩瀚的海洋,海水养殖科...
还有半件事是,2014年开始实施深远海鱼类绿色养殖研究,现已完成120海里外黄海冷水团海域鲑鳟鱼类养殖技术路线验证、中试工作。接下来的养殖技术优化和实现规模效益,也许还需要5年左右的时间才能完成。 先生十分注重“方法”学研究,为水产养殖生态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先生研创了指导大水域施肥的生氧量生物测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