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镜桥简介:葛镜桥又叫豆腐桥,有二墩、三孔,长约52.7米,宽8.5米,高30米,位于黔南州福泉市区东南2公里的麻哈江河段。明万历年间,麻哈江为京滇古驿道必经之地,这里狂波怒涛,深不可测,舟渡往往覆没,交通经常受阻。平越郡(今福泉)人葛镜决心造桥便民,然而因水急河深,山势陡峭,桥墩无处着力...
福泉城外的葛镜桥,历经400年风雨依然屹立。目前是当地一张亮丽的“文旅名片”,吸引不少学者和游客前往。葛镜桥,俗称豆腐桥,位于福泉市城东南约2.5公里的麻哈江上。这座桥全长51米,桥面宽8.5米,高约30米,为三孔尖顶石桥,其设计巧妙,结构稳固,有着大型传统石拱桥罕见的技术,历经四百年仍屹立不倒。葛...
葛镜桥位于贵州省福泉市城东南约2.5公里处,桥长约52米,宽约5.5米,高约30米,横跨在麻哈江两岸的绝壁之上。桥在绝壁之上起拱,借江心一礁石下脚,设计绝妙,用料考究工艺精湛,历经400多年,依旧坚固如初。知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其主编的《中国桥梁技术史》中评价其为“工程艰巨,雄伟壮观,为西南桥梁之冠。”葛镜桥,于...
葛镜桥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是一座不对称三孔联拱明代石桥。“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称其为“西南桥梁之冠”,民间更流传着“北有赵州桥,南有葛镜桥”的说法。一座座石碑如同葛镜桥的勋章,让这座桥低调而荣耀。所有石碑中最有名的是立于桥头、明代云贵总督张鹤鸣所写《葛镜桥碑记》。葛...
葛镜桥由明朝人葛镜于1618年建造,坐落于贵州福泉市。 明朝初期,朱元璋实施“调北征南”战略,将目光投向了西南地区。这一战略不仅是对元朝残余势力的打击,更是对云贵高原的深度开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葛镜应运而生,他凭借卓越的建筑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桥的背后历史与文化 葛镜桥的...
历史上的今天丨文物里的世界:葛镜桥贵州卫视 历史上的今天 | 2024-09-16 06:17素材提供:中共福泉市委宣传部福泉市融媒体中心编辑: 辛宇 责编: 陈韵可 编审: 鞠飞 扫描二维码,下载动静新闻 iOS Android 7日最热合力超市 让健康品质不再是高价的代言词 让商品又好又便宜成为常态 五一小长假运输启动 贵阳地区铁路...
葛镜桥不仅与赵州桥齐名,更是福泉的宝贵文化遗产和贵州省内唯一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抗日战争时期,国立交通大学贵州分校迁至福泉,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常带领学生前来授课。他与学生一同运用现代力学原理对葛镜桥进行精细测算,得出结论:该桥抗压性能优异,即便10吨重型汽车也能安然无恙地通过。茅以升赞叹不已,称...
葛镜桥位于贵州福泉城东南麻哈江上,地处福泉洒金谷风景名胜去的下游,此地为古代京滇古驿道所必经之地。葛镜桥是明代平越(今:福泉)人葛镜独资修建,时任云贵总督张鹤鸣题名“葛镜桥”,迄今430多年历史。由于修桥所用料石均为方形,形似豆腐,俗称“豆腐桥”。
葛镜桥,一座不对称三孔联拱明代石桥,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洒金谷景区。“中国现代桥梁之父”茅以升主编的《中国古桥技术史》称葛镜桥为“西南桥梁之冠”。其“借礁筑墩”“绝壁起拱”“变截面砌拱”的造桥技术,呈现出的非对称艺术价值,至今仍被世人惊赞。2006年,葛镜桥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将其称为“西南桥梁之冠”,评价其与北方的赵州桥齐名。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将其列为中国三孔尖顶石桥典型代表。 2006年5月25日,葛镜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总之,福泉葛镜桥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古代桥梁建筑瑰宝,值得游客前往参观和了解。如果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