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遭遇三年自然灾害,金属所职工的生活极端困难,肚里没有四两粮,身上缺少御寒衣。沈阳市委统战部为了照顾国家级科学专家,每月会发给他们几张高价餐券。葛庭燧拿到餐券后舍不得用,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学生和室里的科技人员,总是带着大家一起去餐厅改善一下生活。1980年7月,葛庭燧服从组织决定...
”活到老,学到老,工作到老,葛庭燧重病期间依旧为科学事业接续奋战,争分夺秒著书立说,完成了60余万字的学术专著《固体内耗理论基础》,成为我国基础研究突破的标志之一。“最知心的知识分子”葛庭燧不仅在基础研究领域开花结果,还主动奔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深入工厂企业,攻克了飞...
葛庭燧 金属物理学家。山东蓬莱人。1937年获清华大学理学士学位。1943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主要从事固体内耗、晶体缺陷和金属力学性质研究,是国际上滞弹性内耗研究领域创始人之一。首创了“葛氏扭摆”,首先发现晶界内耗峰(葛峰),首先发现点缺陷与位错交互作用...
其中有一位寒门子弟葛庭燧,更是对他的何老师十分倾慕。(三)最美师生、姐弟恋 葛庭燧比何怡贞小三岁,于民国二年(1913年)五月三日出生在山东蓬莱大葛家村。他家境贫寒,父亲葛启彬年轻时曾在北京一家面粉店当学徒,后回乡务农。母亲王氏是勤俭持家的家庭主妇。葛父很重视教育,葛庭燧自小在本村读小学,聪慧而...
1999 - 葛庭燧 - 《物理》 - 被引量: 34 收藏相关文章 EXPERIMENTAL AND THEORETICAL STUDY ON NON-LINEAR ANELASTIC INTERNAL FRICTION 非线性滞弹性内耗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1999 - GE Tingsui,葛庭燧 - 《物理学报》 - 被引量: 0 收藏相关文章 科学无国界 科学家有祖国 1999 - 葛庭燧 - 《民主与科学》...
这个中国人名叫葛庭燧,物理学金属内耗领域内的世界级大师,获奖时已经86岁,他这次获得的是TMS的最高奖项——梅尔奖。他也是名字被写进物理学词典的中国人。他还曾是杨振宁的老师,还激励过钱学森回国,和钱三强还是姻亲。葛庭燧原本只是山东蓬莱的一个农家穷小子,他是如何一步步成为金属内耗研究大师的?他又是...
“葛庭燧,是一位被写入教科书里的金属物理学家。” 邵定夫与陈斌都提到了这位老科学家的名字。作为“葛庭燧极限特性材料攻关突击队”的成员,葛庭燧院士的故事,早已入脑入心: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葛庭燧毅然偕夫人何怡贞博士和2个孩子第一批回到祖国的怀抱。1980年,年近七旬的葛庭燧来到了合肥...
葛庭燧,一位杰出的金属物理学家,国际滞弹性内耗研究领域的先驱。1937年,他毕业于清华大学,随后在1940年获得燕京大学的理学硕士学位,并在1943年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博士学位。🎓在1943至1945年间,葛庭燧参与了美国曼哈顿计划,为原子弹和远程雷达的研究做出了贡献,因此获得了美国国防研究委员会的奖状和奖章。🏅...
葛庭燧在清华大学跟随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四大元老”叶企孙、胡刚夏、吴有训以及饶毓泰学习,他是这四位名师非常得意的弟子。葛庭燧在从清华毕业之后,就去报考了燕京大学物理系的研究生。在燕京大学那地儿,他获得了物理系主任班威廉的看重,接着就被聘成了物理系的助教啦。另外,他在燕京大学收获了自己的爱情,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