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10月,蔡和森因领导、参与抗议里昂中法大学拒收勤工俭学生运动而被强行遣送回国,葛健豪写下“华夏千万里,待骐骥驰骋;炎黄四百兆,有鲲鹏翱翔”,为蔡和森送行,亦是自己呼唤革命的到来。1923年2月,蔡畅在法国生下女儿李特特。此时葛健豪不仅要勤工俭学,还要帮衬女儿照顾孙女,更加忙碌了。但是这并没有难倒...
1919年12月下旬,葛健豪与儿子蔡和森、蔡畅,儿媳向警予等50名学生作为第九届赴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从上海乘坐邮轮,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最后,经过长达35天的海上航行,葛健豪一行于1920年1月30日正式抵达法国。在法的4年时间里,对于年纪大、记忆力差,又没有外语基础的葛健豪来说无疑是困难重重,但她没有气馁,...
葛健豪明白,蔡蓉峰已经无可救药,她不再犹豫,连夜带着女儿赶往亲戚家躲避,后来又辗转来到长沙,与在此读书的蔡和森会面。在那个年代,抛弃丈夫、离家出走是很大的事,但葛健豪却不以为意,她只想效仿秋瑾,彻底打破枷锁,追求个人价值。见儿子、女儿都找到了学校读书,而自己的知识储备已经很久没有更新,葛健豪便决定...
尽管葛健豪无法获得自由的婚姻,但她并没有被现实击垮,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子女的教育上。在她的影响下,她的四位子女后来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中央委员,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事例。可以想象,葛健豪在家中倾注了多少心血,她所传授的不仅是书本知识,更多的是她那种对于自由、平等、正义的渴望与追求。在与...
葛健豪是中国早期女权活动先驱,女子教育先驱,女革命家。她和秋瑾,唐群英,被世人合称“潇湘三女杰”。 葛健豪一家唯一的全家福 葛健豪原名葛兰英,1865年,生于湖南省双峰县,自幼聪明伶俐,有悟性。她五六岁时,随哥哥葛望钦,在家馆读书习字。16岁时奉父母之命,与蔡蓉峰结婚。结婚后,她并不满足于做一个贤妻良母,...
1921年2月28日的那个早晨,巴黎街头充满了紧张而激动的气氛。500多名勤工俭学的学生们聚集在一起,准备进行一次大规模的示威游行。葛健豪也在人群中,她穿着朴素,面带坚定的表情,准备和其他学生一同行动。在游行即将开始前,一位关心她的学生走过来,轻声说道:“葛老师,您已经不再年轻,这样的活动可能会很危险...
1865年8月17日,葛健豪出生于湖南双峰县的名门望族。一个女娃娃肯定不会取一个男子气的名字,她原名叫葛兰英。在湖南有三大望族,一是曾国藩的曾氏家族,二是“鉴湖女侠”秋瑾的婆家王氏家族,三就葛健豪的家族葛氏家族。此三大家族在当地远近闻名,人人皆知。众所周知,在封建旧时代,女子到了一定年龄就要缠足。这种...
这位母亲,就是著名的传奇女性葛健豪。葛健豪 1865年,葛健豪出生于湖南双峰县的一个名门之家,她的父亲曾做过清朝的盐运使、按察使。葛健豪自幼聪明伶俐,极有悟性,五六岁时就跟着哥哥在家塾伴读,是个能诗会文的乡间才女。葛健豪的父亲与县里的大户蔡寿嵩曾经同在湘军任职,他俩早就为儿女定下了亲事,于是葛健豪在...
1919年的时候,蔡和森从北京回到湖南,打算带着母亲和妹妹一同去法国留学。葛健豪听到这个消息特别的高兴,她对于知识的那种渴望是无穷无尽的。同年,她们就一起前往去法国的邮船上。54岁的她身处在异国他乡,葛健豪每天都在学习。为了能够攻克语言的问题,每天记住一个单词,一年下来她就记住了300多个单词。语言问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