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
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上京即事》 牛羊散漫落日下,野草生香乳酪甜。卷地朔风沙似雪,...
《过广陵驿》创作于元顺帝至正六年(1346),当时萨都剌在建康担任江南诸道行台侍御史。在此之前,萨都剌曾多次在江南任职,元统二年(1334)从建康北上任燕南宪司照磨时,途径扬州,便留下了《同御史王伯循,时除广东佥事济扬子江,余除燕南照磨诗》和《题扬州驿》两首诗作。时隔多年,当他再次路过扬州,面对...
萨都剌的词作明显继承了金词的特点,也就是豪放、大气。游历了全国各地,每到一个地方就会登山临水,缅怀历史,写下悲凉雄壮的怀古诗词。1332年,萨都剌被任命为江南诸道行御史台御史,于是暂时居住在金陵。他在金陵各地游玩,见到了许多古迹,写下了许多怀古诗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念奴娇·登石头城》和《满江红...
由于家道中落,萨都剌成年后不得不背井离乡,为了生计外出经商。他常年奔走于吴楚江汉之地,亲眼目睹了我国辽阔大地上的山川,让其如痴如醉。他也常常登高远望,用心灵感受名胜古迹的雄伟壮观,在精神上得到释然,净化其心灵。另外,作为一位色目人,他也曾接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因而在其身上体现出多重文化的...
在元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文人墨客,其中萨都刺(又称萨都剌)无疑是一个璀璨的星辰。他的诗歌不仅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气息,更反映了他个人的情感与理想。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这位元朝诗人的生平、作品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萨都刺的生平与时代背景 萨都刺,字孟景,号雪山,出生...
不过萨都剌字“天赐”,这与“萨都剌”就是阿拉伯语Sa’dal—Allāh的音译这种说法相吻合。(色目人俑)萨都剌的身世可能已经成为没办法破解的历史谜题,但是他的才华是毫无疑问的。萨都剌出生于武将之家,早年家境贫寒,但这丝毫没有掩盖他的聪慧灵敏与文学天赋。在元朝首次开科取士后,萨都剌抓住机遇,于 ...
萨都剌(约1272-1355),字天锡,号直斋,元代著名诗人、画家、书法家。回族(一说蒙古族)人。元泰定四年(1327)进士,累官至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著有《雁门集》《萨天锡诗集》等。他在元代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中都是占有一定地位的...
基础信息 词语 萨 都 剌 拼音 sà dū là 怎么读 【萨都剌】简介 人名。(西元1308~?)字天锡,号直斋,元朝蒙古人。泰定四年以进士入官,累官御史,以弹劾权贵,迁闽海廉访知事。性喜山水,优游以终。工诗文,诗风流丽清婉,长于抒情。着有《雁门集》。 来源:-- 词典修订版 ...
第1首 元朝萨都剌的《念奴娇 登石头城次东坡韵》石头城上,望天低吴楚,眼空无物。指点六朝形胜地,惟有青山如壁。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一江南北,消磨多少豪杰。寂寞避暑离宫,东风辇路,芳草年年发。落日无人松径冷,鬼火高低明灭。歌舞尊前,繁华镜里,暗换青青发。伤心千古,秦淮一片明月!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