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辜负于光远先生、董辅礽先生、厉以宁先生、萧灼基先生创建学院时的发心,牢记接手华夏管理学院时的殷殷嘱托。他深信只有引领和培育更多的社会企业,才能促进社会更美好,真正实现华夏学院的使命和创办的意义。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董辅礽先生、厉以宁先生参与联合发起,成为华夏学院核心发起人和学术委员会主席团成员,为华夏教育事业的开创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萧灼基先生一如既往地响应于光远先生的倡议,并加入了共同推动华夏学院这份事业的征程...
后来在全国推进的住房商品化、向职工出售公房、建立商品房与保障房并举的住房双轨制、建立住房公积金、实行住房抵押贷款等制度创新,其思想基础都最早来自于我在厉以宁老师指导下,在北大经济学院完成的博士论文。 多次在厉以宁老师家中授课让我看到,这位经济学泰斗级人物的居住条件竟很为拮据,促使我思考如何帮助学校改善教师...
经过一段努力,萧老师在改革开放方面的研究和社会影响力在经济学院逐步和厉以宁老师比肩。这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师生所能分享到,并且极为珍重的学院资产之一。图片来源:网络 ( 一)我个人和萧老师的接触是在1980年代初期。那时候,萧灼基老师担任北京大学《经济科学》杂志的主编。我当时在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
“老萧总是旗帜鲜明地强调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性,强调政府与市场关系中,政府应发挥作用,但不能排斥市场机制。”回忆和萧灼基相识的60多年,北大同事刘方域印象最深的是,在改革低潮期,他和厉以宁、萧灼基并肩与“左”斗争、“坚持市场经济”往事。 “爸爸一直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改革遇到困难和波折是必然的。
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经济理论界曾活跃着几位经济学家,他们以其独特的研究视觉,引起社会广为关注,他们的“绰号”也不胫而走。比如称吴敬琏为“吴市场”,称厉以宁为“厉股份”,称曹思源为“曹破产”,称萧灼基为“萧股市”,等等。 萧老师曾是《经济学家》副主编(主编是刘诗白),所以我与他比较熟悉...
对于这些“神预测”,萧灼基只是谦虚地表示“我不过是弄清楚了其中的规律而已”。由于萧灼基教授作出的许多对市场经济的分析和预测都得到了验证,他被誉为燕园里的中国经济“预测家”,还同王沪宁、林毅夫、厉以宁、吴敬琏等人一道被写入《中国高层智囊》一书。
大女儿萧端是暨南大学经济学副教授,二女儿萧阳师从厉以宁教授,获得经济学硕士,儿子萧凌毕业于人大投资经济系,全家人均投身经济的实践,家人在一起常谈的话题也是经济问题。如今,将一生都投于“经济学”和“教育事业”的萧灼基,离开了。曾获得他指导的学生们,不忘师恩,学生之一的央行宁波支行副处长何振亚追忆,“...
由于萧灼基教授作出的许多对市场经济的分析和预测都得到了验证,他被誉为燕园里的中国经济“预测家”,还同王沪宁、林毅夫、厉以宁、吴敬琏等人一道被写入《中国高层智囊》一书。2008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190周年纪念日,萧灼基教授出版了倾注50年心血的学术研究成果《马克思传》并再版了1985年出版的《恩格斯传》。这两...
1959年从人民大学经济系研究生毕业后,萧灼基被分配到北京大学经济系, 他仅用了7年时间,就从讲师一步步晋升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当时经济学界为数不多的博士生导师之一, 1992年开始享受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津贴。 和“第一”有缘 萧灼基与厉以宁、吴敬琏等同辈经济学家一样,属于最早一批为市场经济改革摇旗呐喊的学者,...